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重点篇目练习
一.阅读《岳阳楼记》,完成1—13题
1.本文作者 是我国 代的政治家、文学家.(1分)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只标一处)(2分)
①前 人 之 述 备 矣. ②然 则 何 时 而 乐 耶?
3.下列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樯倾楫摧 倾家荡产 B.忧谗畏讥 乐以忘忧
C.去国怀乡 触目伤怀 D.或异二者之为 神情异常
4.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
(1)山岳潜形 ( ) (2)薄暮冥冥 ( )
(3)把酒临风 ( )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5)谪守巴陵郡 ( ) (6)百废具兴 ( )
(7)朝晖夕阴 ( ) (8)去国怀乡 ( )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微斯人,吾谁与归?
(3)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6.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
选文第③段“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指的是 , “退”指的是 ;“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 .
7.根据你的积累,请写出文中的“前人”描写洞庭湖景色的一个完整诗句.(2分)
8.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请结合选文回答.(2分)
9.文章第二段作者用神来之笔再现了岳阳楼的宏伟景象,照应了文题,此外还有什么作用?(2分)
10.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3分)
11.请在文章第三、四段中任选一段,就其内容或写法写一段评注性文字.(3分)
12.世上因好文好诗而闻名的景观很多,岳阳楼就是因文质兼美的《岳阳楼记》而名满天下的.然而与众不同的是,岳阳楼更令许多仁人志士向往.阅读全文,根据你的理解说说其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13.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岳阳楼简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代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3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4~17题.
【甲文】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①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不充②,日昃③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节选自《宋名臣言行录》)
注:①再适,改嫁.②饘(zhān)粥,稠粥;不充,不足,此指喝不上.③昃(zè),太阳偏西.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或异二者之为( ) ②去之南都入学舍( )
1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16.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在甲、乙两文中都起 的作用;但两文采用的表达方式不同,甲文主要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乙主要运用了 表达方式.(3分)
17.从乙文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伟大抱负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3分)
三.阅读《小石潭记》,回答后面的问题.
1.文章的作者是唐代的文学家 (人名).(1分)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①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 ②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 )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 (4)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①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②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5.作者抓住小石潭的________________特点,写出了自己_______________的感受.(2分)
6.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3分)
句子:
理由:
7.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4分)
8.理解填空.(2分)
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①点面结合.如写石:“ ”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②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⑧动静结合.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 ”是动.④虚实相生.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 ,实为写 ,以实写虚,虚实相应成趣.
9.读了第②段文字,你最深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0.古诗词中,有许多像本文一样将思想情感融入自然景物描绘中的名句,请写出你最喜欢的相连的两句,并简要赏析.(5分)
四.阅读《醉翁亭记》选文,完成第1——2小题.【本题满分8分】
醉翁亭记(节选)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讶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名之者谁 有仙则名
B.其西南诸峰 诸郡县苦秦吏者
C.醉翁之意不在酒 宾客意少舒
D.故自号日醉翁也 公问其故
2.文言文阅读重在积累.请依据下面卡片中的提示,将“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填写完整.(6分)
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 编号:068
字词 意思 例 句 译句
蔚然 茂盛的样子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 远远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玡山.
环
翼然
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3——6题
【甲】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
(1)悉如外人 悉:
(2)无论魏晋 无论:
(3)临溪而渔 渔:
4.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2)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5.根据选段内容,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适当的成语.(4分)
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
□□□□,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
6.【甲】【乙】两段文字都描写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请说说它们所表现的生活有哪些共同之处.(4分)
六.阅读《醉翁亭记》选文,完成第7——9小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饮少辄醉. 辄:
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翼然:
8.翻译下面句子.(3分)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9.根据作者对文中饮酒赏景的描述,下面对“山水之乐,得之于心而寓之酒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欣赏山水自然景色的乐趣,必须借助喝酒才能在心里领会得到.
B.山水的景色领会在心里,陶醉于喝酒之中.
C.欣赏山水得到乐趣,心中畅快,自然酒兴大发.
D.欣赏山水自然景色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之中.
七.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选段),回答10—14题.(13分)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0.下面加点的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B.已而夕阳在山 游人去而禽鸟乐
C.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D.颓然乎其间者 在乎山水之间也
11.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①负者歌于途 负: ②杂然前陈者 陈:
③觥筹交错 觥: ④山肴野蔌 蔌: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 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3.文中不仅写了太守与众宾客的游乐,还写了滁人的游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14.文中极力渲染了一个“乐”字,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参考答案:
《岳阳楼记》
1.(共1分,每空0.5分) 范仲淹 宋(北宋)2.(2分)①前人之述/备矣.②然则/何时而乐耶? 3.D
4.(1)隐没 (2)迫近 (3)持、执 (4)曾经(5)古代官员降职或远调(被贬) (6)同“俱” (7)日光 (8)离开
5. (1)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2)(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3)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倾斜,船桨折断.
6.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2分)示例一: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示例二: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8.写登楼者以物喜、以已悲的感情,是为了引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也表明作者希望像“古仁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9.(共2分)领起下文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或为写法下文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作铺垫.
10.(3分)意在与“古仁人之心”作对比,突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怀和高尚情操.
11.(共3分,“内容和写法”写一方面即可,鼓励有创意的表达,不要求面面俱到.)
第三段内容提示:写迁客骚人在阴雨连绵之时登楼览物而产生的感伤之情.
第三段写法提示:多用骈句,句式工整,语言简洁生动;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排比、对偶);与下段文字形成对比.(说出其中一点即可)
第四段内容提示:写迁客骚人在春和景明之时登楼览物而产生的喜悦之情.
第四段写法提示:多用骈句,句式工整,语言简洁生动;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排比、对偶比喻、借代);与上段文字形成对比.(说出其中一点即可)
12.(共2分)《岳阳楼记》道出了许多任人志士的心声,即旷达的胸襟、远大的政治抱负、忧国忧民的情怀.(答案体现胸怀、抱负、情怀其中一点即可)
13.(3分)示例: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登上此楼,可以观赏洞庭湖的壮美景象.历代文人墨客登临抒怀,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曾写下千古绝唱《岳阳楼记》,岳阳楼因此闻名天下.
14.答案: ①为:心理活动,心情;②去:离开,离家.
评分:本题共2分,答对一个得1分.
15.答案:①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②有时夜里昏沉困倦,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
评分:本题共4分,译对一句得2分,意思对即可.
16答案:揭示主题(点明文章中心) 议论 记叙评分:本题共3分,答对一空得1分.
17.答案提示:从家世贫苦了解人民的疾苦,从小立志苦读大通六经之旨奠定了儒家“仁爱”思想 等方面回答.评分:本题共3分,意思对即可.
《小石潭记》
1.(1分)柳宗元
2.(2分)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或:潭中鱼/可百许头)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
3.①大约(表数目不确定)②像蛇一样③使……寒④离开
4.(4分)
①砍掉一些竹子,开出一条路来,往下走就看见一个小潭,水特别清澈.
②四周被竹子和树木环抱着,寂静冷落没有来往的人.
○3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缠绕、摇动、连接着,参著不齐,随风飘动.
5.(2分) 幽静.(1分)幽深冷寂,孤凄悲凉.(1分,语意相近即可)
6.(3分)示例:句子: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
理由:这几句描写游鱼,动静结合,充分显示出游鱼的情趣;也间接地表现了小石潭水的清澈.
7.(4分)示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120步,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竹树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
8.①全石以为底③俶尔远逝④鱼 水
9.(2分)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能写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和个性化的感受即可)
示例:看到游鱼的怡然自得,我的灵魂仿佛得到了净化.
10.(5分)答案不唯~:写出相连的两句写山水的古诗词2分,能合理赏析3分.
示例: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
用“随”“入”两字将“山”、“江”、“半野”、“大荒”四个意象贯穿,抽绘出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抒发了诗人离家渐远、乡情渐浓的思乡情.
《醉翁亭记》
1.B(2分)
2.(共6分,字词解释各1分,大意正确即可得分,出现错别字该项不得分;例句各0.5分,出现错别字该项不得分;译句各1.5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每句有2个或2个以上错别字该句不得分)
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 编号:068
字词 意思 例 句 译句
蔚然 茂盛的样子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 远远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玡山.
环 环绕,围绕 环滁皆山也.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滁州城四面环山).
翼然 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上边的,是醉翁亭.
3.(3分)(1)“全”或 “都” (2)“不要说”或“更不必说” (3)钓鱼 (每小题1分)
4.(4分)(1)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2)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每小题2分)
5.(4分)世外桃源 与民同乐 (各2分)
6.(4分)共同之处:①人民生活安逸.②民风淳朴.③人与人和乐相处.(答出两点就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7.①就②象鸟展开翅膀的样子
8.远望那长满茂盛树木的山峰和显得幽深秀丽的山谷,就是琅琊山. 9.D
10.B 11.背 摆放 酒杯 蔬菜 12.①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 ,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② 游人们知道跟随太守游玩快乐,而不能知道太守把他们的欢乐当作乐趣. 13.为下文写太守乐作铺垫,反映欧阳修治理有方,这里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14.写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