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思想道德的文章 急用!有关思想道德的文章材料,文章最好~

1个回答

  • 谈思想品德课教师在素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户县青阳小学 白九涛

    [内容提要]: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必须抓住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这一核心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才能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当然,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绝不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要通过启发诱导去促进学生自己去发现矛盾,分析矛盾,通过矛盾的斗争而实现转化,完成内化.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的结合,才能优化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真正起到优化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作用.

    [关键词]: 思想品德 教师 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优良思想品德素质.在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必须抓住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这一核心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才能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实施者,而且是优良品德素质和行为的示范者.他决定着课程的思想方向,解决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并且帮助学生解决为什么学、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教师的言行、教学态度等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使学生从不知到知,从不懂到懂,掌握一定的道德知识,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下面,就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谈几点认识:

    一、精心备课,编好教案

    在所有各科教案中,思品课备课是最难的,要求也最高.因为要上好每一节课,教师必须在上课前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把握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意志品德和行为习惯.只有了解和掌握了以上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首先必须依据教学大纲的有关规定和教学内容,结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行为表现、生理、心理特点的分析,来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的、要求.同时,又要做到"目中有人",注意针对性.其次,还要选择社会各个方面与教学有关的新鲜、生动、有趣的材料,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既体现时代精神和生活气息,又要使学生感兴趣,能够感染学生,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第三,在设计教学过程中,不单单考虑如何完成教学任务,还要考虑如何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及成长规律,考虑怎样由浅人深,由具体到抽象,讲究设计安排的合理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第九册《少数服从多数》一课,备课时,教师紧紧抓住"在集体中有事要大家商量,意见不统一时,要少数服从多数"的教学要点,设计了这样一道讨论题:学校大队部号召中队开展以热爱家乡为主题的少先队活动,活动形式不限.五年四中队长在组织队委讨论时,有五名委员同意搞校内义务劳动,一名委员和中队长同意搞一个"发展中的安达"的社会调查.多数队委觉得热爱家乡要从热爱学校做起,中队长则认为搞社会调查更有意义.两种意见争执不休,该怎么办呢?设计这样的讨论题基于两点考虑:第一,针对小学部分干部不愿听取大家意见,独断专行的共性问题,在教学中讨论此题,会使他们的思想受到触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讨论中会使大多数学生认识?在集体中有事要大家商量的道理,增强集体观念和主人翁责任感,达到思想上的共识.由于教者在备课时注意结合学生思想实际,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二、善于启发,引导明理

    所谓明理,就是在教学中要观点明确,说理明白,清楚.这是教学的重点,是学生接受主题教育的阶段.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从课文内容人手,从激发学生道德情感人手,用课文中的生动故事去感染学生,或用课文中的观点去教育学生,强化学生的道德认识.在动之以情的基础上,抓明理这个重点,深入理解教材内容、观点,使学生形成明确的道德认识,并在懂得道理、感知观点的基础上明确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把道德认识落实到行动上,使学生入情入理.同时,通过分析、讨论,让学生悟出道德概念和道德观点来.

    三、积极导行,指导实践

    思品课,不仅要"晓知",而且还要"导行".导行是思品课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启发明理,深化主题"教育的基础上,教师要通过引导启发学生的行为动机,通过指导让学生用已有的道德知识和道德标准对行为的是与非、美与丑进行分析判断,并逐步把道德知识、道德概念、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因此,教师在确定学生的行为要求时,即要考虑大纲、教材的共性,又要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切忌一刀切.同时,从行为要求的确定、指导的方式、反馈的形式等方面,都要从儿童的实际出发,在学生已形成道德观念的基础上,进行道德判断,有利于把教育转化为自我教育,有利于把"知"与"行"统一起来.

    小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窄,缺乏经验,他们的道德理想,道德判断,道德标准往往是多元的而不是单元的.因此,引导学生取得带有普遍性的稳定的道德评价,实现转化则是思品课教师的根本任务.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疏导方针,以平等的态度循循善诱地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提高认识.对学生思想上的反复或暂时想不通的问题,要有足够的耐心,切忌盛气凌人,防止出现以教育者自居,"我说你服,我打你的强制手段.要充分调动学生自身在教育中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正确对待问题,让学生以主动、积极的姿态在教育中得到疏导. 如:教学第五册《宽厚待人是一种美德》一课时,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如果有人存心和我作对,我坚决不让"这个问题,最后全部统一在"如果大家都能从自身做起,谅解谦让他人,真诚宽厚待人,就不会有人和我们存心作对,也必然会得到大多数同学的信任和尊重.反之,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使矛更加激化,会越闹越僵的.只有全班同学拧成一股绳,集体才会团结有力量,才会充满友爱"的认识上来.

    当然,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绝不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恰恰相反,只有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善于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又要通过启发诱导去促进学生自己去发现矛盾,分析矛盾,通过矛盾的斗争而实现转化,完成内化.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的结合,才能优化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真正起到优化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作用.

    [参考文献]: 《新课程标准》 《小学各册思品课本》 《学生思想教育与探讨》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 《思品教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