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帮忙赏析春江花月夜的这句话

1个回答

  •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是紧承上一句的“只相似”而来的.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中天,象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随着江水的流动,诗篇遂生波澜,将诗情推向更深远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春江花月夜

    年代:【唐】 作者:【张若虚】 体裁:【乐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这种探索,古人也已有之,如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阮籍《咏怀》:“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等等,但诗的主题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他的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全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盛唐时代之音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