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搞清楚什么叫做“点”,什么情况下才会有“点”这个说法.
实际上“点”就是某种物质实际的集中.
当我们把某些物质实际看做是“点”的时候,其内部一切属性都将被忽略.
这时候你再拿显微镜去观察“点”的内部属性,一点意义的都没有了.
因为它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的物质实际,不然就不叫做“点”.
为什么不拿更小的电子来做实验?
点电荷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不可能有这样的东西.
其实如果你真要“较真儿”,电子也是能再分的.
所谓点电荷并不是一定要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带电物质.
任何实验都是有误差的,这是由 量化数学 与 实际生活 本身的差距带来的.
实际上:在这个实验中能否将带点物质看做点电荷,除了与带点球体本身的大小有关,还跟的它们之间的距离密切相关.
在忽略外部干扰情况下
球体半径R越小,两球体间距离r越大,得到的实验结果越精准;相反球体半径R越大,两球体间距离r越小,得到的结果误差越大.
公式:F=k.Q1Q2/r^2
当r→0时(r无限趋近于零时),误差达到最大,这时公式不适用任何情况.
因为无论带电体半径R为多小,它都不能被视为点电荷了.
你的3个问题基本是一个问题:怎么来看待实验误差?
1.误差大就不能当点电荷,误差小就能,根据自己的实验要求的决定
2.实际上要做了实验,才能真正知道误差的大小,跟实验要求有多大差距.但是一般都是根据经验的,比如球体半径R很大,甚至大于球体间的距离r,这个球体就明显不能当做点电荷.
3.根据实验要求来判定是否是点电荷,理由同上.能看做是点电荷的球体,没必要再考虑内部带电分布.另外不能看做点电荷的球体,根据所受的正负电荷的排斥或吸引的原理来判定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