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思路:(1)把A点坐标代入可求出直线的解析式,再把B点坐标代入求出a值,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得AM的值;
(2)使△AMP为等腰三角形,应分三种情况:①AP=MP;②AM=AP;③AM=MP,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得点P的坐标;
(3)由题意知,AB绕点A逆时针旋转45°得到的直线AC与与x轴平行,求得点D的坐标,求得△ADB的面积后,点P的位置应分两种情况计算:当点P在AB上时,又分两种情况;当点P在BD上时,可得是不存在的.
(1)∵点A(3,-2)在直线y=kx+1上,
∴-2=3k+1,
∴k=-1,
∴解析式为y=-x+1,把点B坐标代入解析式,
得:2=-a+1,
∴a=-1,
∴点B坐标为(-1,2),
令x=0,则y=1,
∴点M的坐标为(0,1),
∴AM=
(−2−1)2+32=3
2;
(2)设P点坐标为(a,0),
①当AP=MP时,则△APM是等腰三角形,
∴(a-3)2+4=a2+1,
解得:a=2,
∴P坐标(2,0);
不符合题意,故舍去,
②当AM=AP时,
∴3
2=
(a−3)2+4,
解得a=3-
14,
∴P坐标(3-
14,0);
③当MP=AM=3
2时,
点P的坐标为(-
点评:
本题考点: 一次函数综合题.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性质以及考生的理解图形能力,难度中上,注意要分类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