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段是说,鲁文公九年冬天,楚王派了一个叫椒的人来下聘,椒是楚国的大夫,但是楚国一向被视为蛮夷之地,他的大夫是不被中原人承认的,而这个事又要记录在史书上,不给他个名分又不妥(那时候的史书不是什么都记的),权衡之下,还是用了大夫.这是有史记载以来第一次给楚国人以大夫的名分——“始有大夫”,按惯例,大夫是身份尊贵的人,称呼他的时候应该用他的氏,而不能用他的名(椒),为什么不称呼他的氏呢?——“何以不氏?”因为他毕竟还是夷狄之人,这是春秋公羊传的特点.华夷之分,不是绝对的,也不是按地域和血缘来分的,实际上,这些蛮夷和中原人,都有共同的祖先,这也是当时就承认的.华夷之分的标准是“礼”,遵循周礼,就是华,反之则是蛮夷.而且,中原人也有意识的向蛮夷推广他们的文化,同化和吸纳他们,但必须循序渐进,一步一步稳妥的来进行,不能激进.认可夷狄(获得“华”人的文化资格),不能一步到位——“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一而足,即一次性而且充分、完全.后来演变成成语“不一而足”,意思也并没有变.
出 处 《公羊传·文公九年》:“始有大夫,则何以不氏?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
1个回答
相关问题
-
三传者\x09有公羊\x09有左氏\x09有谷梁 是啥意思啊 ,不懂
-
英语翻译《春秋·榖梁传》隐公元年斋 元年春,王正月.虽无事,必举正月,谨始也.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志也.焉成之?言君之不
-
求助春秋左传和公羊传的差异隐公三年.左传记载:夏四月辛卯,君氏卒.夏,君氏卒.声子也.不赴于诸侯,不反哭于寝,不祔于姑,
-
三传者 有公羊 有左氏 有谷梁求这句三字经的启示举一个生活中的意思
-
《后汉书卷四六邓禹传》“邓氏自中与后累世宠贵,凡侯者二十九人,公二人,大将军以下十三人,……其余侍中、将、大夫、郎、谒者
-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中 “者” 的意思.
-
左边有一只公羊右边有一只小羊为什么狼吃了小羊而不吃公羊?
-
英语翻译有皮先生者,鲁而好奇.慕愚公之移山也,而曰:“愚公年九十,我始半之.太行、王屋,若是其高且广也,而可移,我直试其
-
公羊传中宋国大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于刘季。文言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