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
李 白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
低 头 思 故 乡.
【注释】:
1.静夜思:在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
2.疑:怀疑,以为.
3.举头:抬头.
【韵译】:
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
仰头观看明月呵明月,低头乡思连翩呵连翩.
【赏析一】: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这首五言绝句从“疑”到“望”到“思”形象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月夜思乡图.诗歌的语言清新朴素,明白如话;表达上随口吟出,一气呵成.但构思上却是曲折深细的.诗歌的内容容易理解,但诗意却体味不尽.
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这首《静夜思》可以说是李白诗歌的“自然”和“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艺术特色的极好说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评析】:诗写游子思乡怀亲.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注释】
1、戌鼓:戌楼上的更鼓.
2、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境.
3、长:一直,老是.
【韵义】
戌楼响过更鼓,路上断了行人形影,
秋天的边境,传来孤雁悲切的鸣声.
今日正是白露,忽然想起远方兄弟,
望月怀思,觉得故乡月儿更圆更明.
可怜有兄弟,却各自东西海角天涯,
有家若无,是死是生我何处去打听?
平时寄去书信,常常总是无法到达,
更何况烽火连天,叛乱还没有治平.
【评析】
诗作于乾元二年(759),这时安史之乱尚未治平,作教师于战乱中,颠沛流
离,历尽国难家忧,心中满腔悲愤.望秋月而思念手足兄弟,寄托萦怀家国之情.全
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结构严密,环环相扣,句句转承,一气呵成.“露从今夜
白,月是故乡明”句,可见造句,的神奇矫健.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注释】
1、来日:指动身前来的那天.
2、绮窗:雕饰精美的窗子.
3、著花:开花.
【韵义】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出来,
一定了解家乡人情事态;
请问您来时我家绮窗前,
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开?
【评析】
这是一首抒写怀乡之情的诗.原诗有三首,这是第二首.诗以白描记言的手法,
简洁而形象地刻划了主人公思乡的情感.对于离乡游子而言,故乡可怀念的东西很
多.然而诗不写眷怀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却写眷念窗前“寒梅著花未?”真是“于
细微处见精神”,寓巧于朴,韵味浓郁,栩栩如生.
⑷京 师 得 家 书 〔明〕袁 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⑸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戴叔伦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⑹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