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在《大乘起信论》中说:"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说的是宇宙的形成,起于一个微粒.

1个回答

  • 你之所以会有如此想法,正说明,你不知道如来在说什么,为什么你不知道呢?

    譬如你看电视剧,人家从第一集开始看,你却从第10集开始看,那自然你就看不懂.

    你要知道,《起信论》却有此说,但全部发挥在《楞严经》里.

    我们试来看看,楞严经的说法顺序:

    从卷四开始,依次是:

    一、审除细惑、开示三如来藏

    二、陈述二深疑

    1、如来藏本净,为何有为迁流

    2、五大如何周遍圆融

    三、如来次第除疑

    1﹒审明其惑

    2﹒无明不觉生三细

    3﹒境界为缘长六粗

    4﹒世界相续

    5﹒众生相续

    6﹒业果相续

    7﹒富楼那执因疑果

    四、开示三如来藏

    1﹒空如来藏——一切皆非

    2﹒不空如来藏——一切皆即

    3﹒空不空如来藏——皆非皆即、离非离即

    五、诸妄之因

    1﹒又起疑惑:实觉妙明,何因起妄?

    2﹒有因非妄,妄即无因 (无因故妄)

    3﹒顿歇即菩提

    六、阿难起疑

    1﹒未解佛语而执因缘

    2﹒三狂缘断,即菩提心

    3﹒因缘自然皆是戏论

    4﹒斥离戏论,勤修无漏

    七、捐舍小乘、入佛知见

    凭你那句“宇宙还没有形成,哪有我们”就知道,你根本没有知道佛所说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楞严经前3卷的内容缺失,第4卷的内容不完整,因此,你仅仅只看了一句“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你就不能懂.

    另外,无论是《大乘起信论》还是《楞严经》都是大经,大论.有系统学佛者,至少5年以上,且对于唯识宗的内容也必须要懂(至少学过百法明门论和唯识三十论颂),否则绝不会明白三细是什么.

    推荐,看成观法师的《百法明门论讲解》和《唯识三十论颂义贯讲解》讲座.然后再看他的《楞严经义贯》书籍或讲座,再看慧律法师的《楞严经》讲座系列.

    此,绝非初学可以领会.建议多看慧律法师,成观法师的书籍,讲座,慢慢一步步来.

    虽然看起来很复杂,但是只要有心,就总有懂得一天.

    在此,再选用成观法师的《楞严经义贯》对于“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和你解释一下,至于能看懂多少,就看你自己到什么程度了.

    无明不觉生三细

    【“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

    【注释】

    “觉非所明,因明立所”:真觉非所明之境,但因起心欲加明于觉体上,因而反将本觉立为所欲明之境.这是第一度颠倒,也就是《起信论》中所说的三细的第一细,无明业相.

    “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所”,所明之境,亦即第八识之“相分”.“能”,能见,亦即第八识之见分.所明之境既已妄立,于是便生出你的妄能,即能见分.这就是三细的第二细,“转相”,以其为转第八识之本有明觉成为妄觉(即见分).

    “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有殊异的境界相,即世界之相,亦即无情之器世间.此言,于是在第八识中本无同异之中,炽然而成有殊异的无情器世间相.此即三细的第三细,亦即“现相”,或“境界妄现相”.

    “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即同相,亦即虚空之相,以虚空无差异(各处都一样),故称同相.此言,异于彼炽然所成之异相境界,因为相对于“异相”之种种境界,进而立了“同相”的虚空.换言之,即若已经立了“异相”(境界相),有异就有同,因此就又立了“同相”(虚空相).

    “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无同无异”之相;指众生之相:因为众生之形貌各异,故称“无同”;然其知觉本同,故称“无异”,所以“无同无异相”即代表有情之众生界.此句言,同与异又互相展(辗)转发明,因此又立了无同无异相的众生界相.易言之,既已立能所(相分、见分),又立了世界与虚空,现在所缺的就只剩众生界还未立,于是又从同异相中,展转立出众生相.

    【义贯】

    真“觉”并“非”是“所明”之境,但以“因”无明妄动、起心欲加“明”于觉体上,因而反将本觉“立”为“所”欲明之境(此即第一细之业相——相分).“所”欲明之境“既”已“妄立”,于是便“生”出“汝”之“妄能”(此即第二细之转相——见分).因此于第八识本“无同异”之相“中”,令“炽然”现“成”有殊“异”之世界相(此即第三细现相——境界妄现).于是又为了“异”于“彼”炽然“所”成之殊“异”境界相,“因”相对于有种种差“异”的器世界相而“立同”相之虚空;接着,“同”相之空与“异”相之世界又辗转互相“发明”彰显,“因此复立无同无异”(非同非异)之众生相.

    【诠论】

    在这一段经文中,如来开始回答富楼那,于如来藏清净本然中,为何会有众生、国土;而且,即使有众生、国土,这些众生国土还是如来藏自心所现,所以其体还是毕竟清净的;只是众生迷之又迷,复生贪染,故令其妄有染污,此妄又复累劫积习,于是非染成染,染之又染,故积重难返,所以累劫现于自心现量中轮转不息、不能自悟,不能自出.

    此节所示,为众生之第一重迷,《起信论》中把它称为“无明生三细”.所谓“三细”,为于如来藏清净法体中,依无明力,起一念妄动,欲有所见,于是转第八识为阿赖耶,而成立“相分”(相分即所见相);这就是三细中的第一细“业相”,或称无明业相.有“所”就有“能”,现在既已有了所见的“相分”,于是又一转,再成立能见之“见分”,这就是第二细的“转相”(义为转清净之心体为有能见分.)有能见、所见之“见、相”二分以后,于是又一转,而成立异相、同相、非同非异之世界、虚空与众生相,此即是第三细之“境界妄现相”,简称“现相”.所以本经下面有偈说:“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这都是从真起妄,而妄有之虚空、世界、及众生,实皆自心现量.又,此处的虚空、世界、与众生,都指的是细境,那么与粗境有何差别呢?这些细境,只在本识中结暗为色,即根身、器界与种子三类的“性境”,作为粗境之胚胎而已.依此细境之胚胎,再长养出六种粗境,所以《起信论》称之为“境界为缘长六粗”,即是此义.《起信论》所示者,可与本经对照发明.

    3. 境界为缘长六粗

    【“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真有为法.”】

    【注释】

    “如是扰乱”:“如是”指上面所说异、同、无同无异及其所衍生的三细相等,如是等诸法在原本寂静的心体中自生扰乱.

    “相待生劳”:原本的心体是一相寂静,本无对待,然而一起同异之相后,即炽然而成有对待之二法.此等二法互相对待、相对、相抗,有如敌体,因此待久即生劳相.此“劳”者,虑也.以虑故劳.这就是第七识,俱生法执.以第七末那之性为恒审思量,恒审思量即是劳虑也.《起信论》将此劳虑相称为第一粗相的“智相”,因俱生法执依审思劳虑而分别诸法,妄为有智,故称智相.

    “劳久发尘”:“发尘”,为引发依尘分别之第六识.“劳久”,为劳虑持续久了,《起信论》名此为“相续相”,是六粗中的第二粗,这是分别法执.“发尘”为第三粗的“执取相”,因为第六识周遍计著,执我我所,所以是执取相,属于俱生我执.

    “自相浑浊”:这是第六识心,又更进一步,于前面的颠倒执著的我、我所相上,更立假名言相,又循名取实,因此令心水更加浑浊.这也就是《起信论》所说的第四粗,计名字相,属于分别我执.

    “由是引起尘劳烦恼”:“由是”,有两个意义,一指远因,一指近因.远因指从一开始的无明所起之“三细、四粗”,一念生迷,由真起妄,迷上加迷,妄上加妄,重重叠叠之因.近因则指前面的计名字相.“尘劳”,即是烦恼.以诸尘可令心劳累,故是烦恼.又,尘劳可作为譬喻,以喻烦恼如尘、如劳.如尘之多无量,如尘之能染、能覆本心.如劳,则如劳役,役使其心令之劳累;亦如劳役,无尽地驱使,令不得脱.故称烦恼如尘如劳.若起烦恼尘劳,即《起信论》所说之“起业相”,这是第五粗.

    “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真有为法”:这就是说佛终于正面答复富楼那的问题:“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这一切有为相,就是这样,由于自心一念迷,于是一切就好象无端忽然生起一样.就好象人于睡时作梦一样,梦境亦是犹如无端忽然生起,你要那梦境消失,唯一的办法,就是唤醒他.你若问为什么会有梦中那些境界呢?答案即是:因为你作梦呀!而那些境界从那里来的呢?你自己制造的呀!故有言:“人生一大梦”,乃至“三界一大梦”——于此大梦、小梦中,梦中人自造境、自受用,但一心造,故无别法——然而世人却偏爱作梦,认为作梦是好的,梦是美的,乃至将遥不可期的事美名之为“寻梦”.然此大梦何时醒呢?——书归正传.这“起为世界”到“真有为法”,即是《起信论》所说的“业系若相”,为第六粗.由于上面的起业相,于是犹如忽然生起世界、虚空、及众生,依报、正报于焉具足在自心妄现,一至于此,则“业”已成就,系缚已难免,若亦难脱,如是循环往复,于幻化相中,枉受如幻大苦,如梦中人,虚受惊吓、劳累.然梦境非无、亦非有,但一心成.

    【义贯】

    “如是”同异等诸法于心体中自生“扰乱”,互“相”对“待”而转“生劳”虑之第七识(俱生法执).“劳”虑既“久”(分别法执)即引“发”依“尘”分别之第六识(俱生我执),计我我所,更而假立名言,循名取实,“自相浑浊”其心水(起分别我执),“由是引起”根本之“尘劳烦恼”(第五粗、起业相);于是犹如忽然而“起”,有相之处即成“为世界”山河大地,“静”而无相之处即“成虚空”;“虚空”即“为同”相,器“世界”则“为异”相,而“彼无同”亦无“异”之相即是诸众生,因而世间之“真有为法”于焉完全显现.

    【诠论】

    此节经文即《起信论》所说的“境界为缘长六粗”;历来诸家注释此节经文,皆配合《起信论》之三细、六粗而究论,唯澫益大师虽独排众论,但终不能“免俗”,亦依而申论之.余意以为,此二经若配合起来探讨,对于多闻、审问之人,于此甚深法相之理解,则有所裨益,更能深入且触类旁通.为方便初学,兹将三细、六粗表列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