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带电荷量为6×10-6C的负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克服静电力做了3×10-5J的功,再从B移到C,静电力做了1.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负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发生位移,电场力做负功,则电荷的电势能增加.克服静电力做多少功,电势能就增加多少.相反,电场力做功多少,电荷的电势能就减少多少.根据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求解.先求出电场力做功,再求解电势能的变化量.

    (2)根据电势能的变化量,确定出电荷在B点和C点的电势能.

    (3)根据公式φ=

    E

    P

    q

    ,代入数据计算电势.

    (1)负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动到B点,电场力做功为:WAB=-3×10-5J,电势能增加量为△EPAB=3×10-5J;

    从B点移动到C点,电场力做了WBC=1.2×10-5J的功,电荷的电势能减小量△EPBC=1.2×10-5J,所以电荷从A点移到B点,再从B点移到C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加量为:

    △EPAC=△EPAB-△EPBC=3×10-5J-1.2×10-5J=1.8×10-5J.

    (2)规定A点的电势能为零,从A点到B点,负电荷的电势能增加3×10-5J,可知B点的电势能为:EPB=3×10-5J;

    电荷从A点到C点,电势能增加1.8×10-5J,则C点的电势能为:EPC=1.8×10-5J;

    (3)若A点为零电势点,则B、C两点的电势各为:

    φB=

    EPB

    q=

    3×10−5

    6×10−6V=5V

    φC=

    EPC

    q=

    1.8×10−5

    6×10−6V=3V

    答:(1)电荷从A移到B,再从B移到C的过程中,电势能共电势能增加1.8×10-5J.

    (2)如果规定A点的电势能为零,则该电荷在B点和C点的电势能分别为3×10-5J和1.8×10-5J.

    (3)若A点为零电势点,则B、C两点的电势各为5V和3V.

    点评:

    本题考点: 电势能.

    考点点评: 电荷的电势能增加还是减少是由电场力做功的正负决定.就像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一样,求电势能,往往先求电势能的变化量,再求解某点的电势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