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从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这一角度去分析此题.

    (2)等效替代法: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来代替玻璃板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使其与原来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得出蜡烛和他成的像大小相等;

    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所以是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3)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所成的像不在水平面上,所以无论怎样移动另一支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

    (4)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像等大、等距、连线与镜面垂直,据此分析实验的操作步骤.

    (1)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所以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观察并确定像的位置;

    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用2mm厚的.

    (2)未点燃的蜡烛与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可知蜡烛和成的像大小相等.

    在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则白纸上不能出现蜡烛A的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3)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蜡烛的像与蜡烛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蜡烛成的像不与蜡烛重合,不能得出正确结论.

    (4)本实验是探究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他们下一步应该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通过归纳处理即可得出如下结论:物和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物体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故答案为:(1)确定像的位置;2;(2)像和物大小相等;不能;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3)A′处的蜡烛始终无法与像完全重合;(4)将对应的像点和物点相连,判断连线是否和镜面垂直,测出像距和物距并进行比较.

    点评:

    本题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考点点评: 平面镜成像实验中,能够考查的知识点很多,

    1、为什么用透明的玻璃板来代替平面镜;

    2、两个蜡烛的要求是什么;

    3、怎样判断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

    4、对实验环境的要求等;

    本题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动手操作实验时,能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提高实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