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人,在一生中随着认识的变化,其世界观是多变的.研究探索不同的“物质构成体”,由于受到实践认识的局限性的制约,往往会形成唯心主义或唯物主义等各种观点.这就是说:在人类还没有真正认知客观世界之前,就没有一个人是一个纯粹的唯心主义者,也没有一个人是一个纯粹的唯物主义者.这就是自古希腊哲学形成后,人们将哲学叫做“爱智慧”主要原因之一.
世界观的根本问题就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与“客观世界是可知和不可知的问题”.
一、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
“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来自于人们对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之本源问题的争论.承认“物质第一性”还是“意识第一性”是区分唯物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的唯一标志.“物质第一性”是唯物主义哲学派系的基本观点,“意识第一性”是唯心主义哲学派系的基本观点.
这就形成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根本对立的两大世界观派系.
二、客观世界是可知和不可知的问题
唯心主义派系和客观唯物主义派别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主观唯物主义派别认为世界是可知的.客观唯心主义派别认为“上帝”创造和改造世界.主观唯心主义派别认为人的“意识”可以随意创造和改造世界.客观唯物主义派别认为自然规律一成不变,并创造和改造世界,人们不能创造和改变客观规律,人们在客观世界的变化面前无能为力,世界是不可知的.
只有主观唯物主义派别认为人类可以认知和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但不能盲目利用或破坏客观规律.盲目利用或破坏客观规律,就要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这是主观辩证唯物主义和主观四维唯物主义的共同观点.主观机械唯物主义则只承认物质世界在“一维时间”的变化规律可以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主观唯物主义派别认为世界是可知的,是指整个人类来说的.就人的个体来说,由于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所感觉到的世界范围是有限的;所以,作为个体的人对世界是不可能完全知道的.比如: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是人类共同改造世界、认识世界的结果,而不是一个人就能把整个客观世界完全认知和掌握的,所能把真理的“发现”穷尽的.
坚持“不可知论”的典型是古希腊皮浪的“怀疑论”.皮浪的“怀疑论”是否定知识,否定人的认识能力,否认人类认知世界、认知真理的可能性.他宣称:对事物既不能作出肯定的回答,也不能作出否定的回答,甚至也不能说出事物是否真实存在.皮浪说:“我既不能从感觉也不能从意见来说事物是真的或者是假的.”“它既不存在,也不不存在.”“任何一个命题都可以说出相反的命题来.”他主张“应当毫不动摇地坚持不发表任何意见,不作任何判断.”这种“怀疑论”的最高信条和最终目的就是“最高的善就是不作任何判断,随着这种态度而来的便是灵魂的安宁.”
皮浪的“不可知论”严重阻碍和破坏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