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是一句俗谚.汉代哲学家王充在《论衡》的《状留篇》中说:“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大意是:河水结成厚冰,不是一天骤然寒冷的结果;用泥土堆积成高山,也不是短时间所能办到的.这两句话的原意都是比喻;天下任何事物的产生,必须要经过酝酿、发展的过程,决不会突然而来.
不过,古人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句谚语,是一句谐音双关语,在它字面原意之外,却还有别外的含意,则是把“寒”字借用为音近的“嗛(xián)”.嗛,是怀恨的意思,表面上是说“非一日之寒”,意思却是说:“怀恨由来已久,非一日之嗛”.为了不明说“嗛”,便用“寒”字借代;为了使“非一日之寒”这句话说得更加生动形象,便以“冰冻三尺”作比喻.
现在我们引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句话的时候,并不把它用作谐音双关语,而是用它来比喻事情的发生,早有前因,并非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