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个回答

  •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表格式+设计意图)

    第八册 第一单元 课时教案

    课题

    小 数 的 意 义

    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能把十进分数改写成小数或把小数改写成十进分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看一看”、“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

    情感与态度: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

    了解小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及小数与十进分数的互化.

    难点

    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数位的相互关系.

    教具

    挂图 计数器 四张正方形纸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教学步骤

    创设情境 建立模型

    活动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一些商品价格标签,让学生说说商品的单价.

    2、谈话引入:同学们都能正确地读出了这些商品的标价,这是我们在三年级时学习了“元、角、分和小数”,一些商品的标价用元做单位时,要用小数表示.那除了商品的标价可以用小数表示外,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小数?

    3、四人小组交流自己事先已经收集好的生活中的一些小数.

    (全班汇报交流)

    4、出示挂图,学生阅读第2页.同学们说得很好,生活中有很多小数,咱们的课本中也举了一些例子,同学们翻到第2页,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结合情境图,安排读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教学步骤

    自己读一读,课下还可以再继续找找生活中的小数.这些小数到底表示什么呢?我们一起进行下面的活动.

    动手操作 自主探究

    活动一:折一折,涂一涂

    1、(出示一个正方形)我们把一个正方形表示为“1”,请同学们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把其中的1份涂色,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再把另一个平均分成10份的正方形中的3份涂色,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

    2、 我们可以写成小数0.1,0.1表示把“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

    3、学生尝试把 写成小数.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把“1”平均分成10份,3份是它的 ,也就是0.3.

    4、请同学们尝试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几份,先用分数表示,在用小数表示.然后四人小组交流.

    5、挑战:请同学们把平均分成100份的正方形,其的1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然后试试用小数表示;那23份涂上颜色,怎么表示呢?

    小数的意义不能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背诵结论获得,必须通过活动使学生获得体验.本环节教师组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折一折、涂一涂,先用分数表示,再用小数表示,让学生在体验中逐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教学步骤

    6、先四人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7、推想:改写成小数是多少?

    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同桌两人互相商量.

    8、观察发现: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分母是10的分数是一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是两位小数;分母是1000的分数是三位小数.

    活动二:读一读,写一写

    1、刚才同学们写了很多小数,如:0.23,0.127,0.409.谁会读这些小数呢?

    学生尝试读.

    2、这三个小数的小数点左边的整数部分都是0,如果整数部分不是0,怎样读呢?如:32.017,125.409.

    学生尝试读.

    3、观察总结: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读法有什么不同?

    4、认识小数部分各数位的名称.

    出示计数器,教师介绍小数部分各数位的名称.

    学生比较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与整数部分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5、拨一拨,说一说.

    (1) 在计数器上各数位都拨上3个珠子,说说每个3表示多少,这个数怎么读?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学会总结,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先读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再试读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读法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