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hu四声),就是“解释”的意思,具体指解释古代汉语(文言文)中字词的意义.“训”,许慎《说文解字》:“训,说教也.”段注:“‘说教’者,说释而教之’”.明梅膺祚《字汇》:“训,释也.如某字释作某义,顺其义以训之.” 用现代汉语说,训,就是通俗的话去解释某个字的字义.“诂”,《说文》:“诂,训故言也.从言,古声.”段注:“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人,是之谓诂.”
训诂学研究方法有:
互训,用同义词互相解释,如“老,考也”;“考,老也”.
声训,用声音相似意义相同的字解释,如“衣,依也”,说明这个“衣”在古书中是当作“依”的意思.
形训,用字形说明其来源和意义,如“小土为尘”,说明“尘”字的意思是“小土”,这个简体字也是由此产生.
义训,用当代的词义解释古词的意义,如“明明、斤斤,察也”,是说“明明”、“斤斤”的意思是“察”.
反训,古代有的词和现代意义相反,需要用反义词注释,如“乱而敬,乱,治也”,说明这个“乱”字,在此处作“治”的意思.
递训,用几个词连续解释,如“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说明这个“庸”字用声训是从“用”字来的,但意思实际是“得”的意思.
句读(逗)
jù dòu
[periods and commas]∶中国古代文章中没有标点符号,诵读时称文句中停顿的地方,语气已经完的叫“句”,没有完的叫“读”(dòu),由读者用圈(句号)和点(逗号)来标记.
原来考低层稍常识之人常说某某能识文断句,可见古时,明句读昌是基本功,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