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某同学利用一块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如图所示是这位同学做完实验后在白纸上留下的记录,其中MN是他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根据玻璃板是透明的,不仅可以反射光,还可以观察到另一侧的像特点,所以使用玻璃板比用平面镜实验效果好;

    (2)分别比较两次实验的物距和像距的数值即可得出结论;

    (3)从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利用光的反射现象可知能成两个像,从这个角度去分析此题.

    (4)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可能玻璃板和水平面不垂直.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透过玻璃板确定像的位置;

    (2)能,因为第一次实验的物距是5.8cm和像距也是5.8cm,第二次实验的物距是10.3cm像距也是10.3cm,而且由图中可知:物和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所以可得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

    (3)由于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而普通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能成两个像,所以通过玻璃板该同学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

    (4)无论如何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说明玻璃板与水平桌面不垂直时,像也不和桌面垂直,所以不会重合.

    故答案为:(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能,因为从图中可以看出,A、B所成的像A′、B′到镜面的距离分别等于物体A、B到镜面的距离.

    (3)玻璃板的前后两表面都成像.

    (4)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点评:

    本题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考点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面镜成像特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在近年中考题中较为热点.重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解决的办法的考查,这些题往往有规律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