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这篇古文为何先写夏天,再写春冬,最后写秋天?

1个回答

  • 首先作者是古人,他写文章当时的想法我们已经无法印证,或许是一笔挥就,也可能细细琢磨,我只能结合前人的评析来稍加解释.

    首先是逻辑顺序.本文出自《水经注》,作者写的是“水”,而且是带有学术性质的描写,自然先写水势最大最急的夏季,通过对比、夸张更加突出了夏季江水暴涨后的水流之疾,这应该算是三峡最显著、最有代表性的状态.再写水势减小的春冬秋三季,就比较符合逻辑.

    然后是写作技巧.《水经注》既是地理作品,更是文学作品,写作方式力求达到较好的审美效果.写春冬一段与上节所述,意趣迥异.夏水急猛,冬水潺;夏水多险,冬水富趣,恰好是两个反面,如此写法,显得跌宕起伏,精彩纷呈,比逐步递进要更让人感意外.作者认为三峡风光“良多趣味”,这样既体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趣味,也是写作方法体现的趣味.而最后写秋水,除了前面的原因,我认为或许与结尾方式有关.作者用民歌来结尾,显得既有趣有自然,就像一首好音乐结束自然却又余音绕梁,不信您把这几段换个顺序,可能就觉得不像一篇完整的文章,因为没有结尾的感觉.

    综上是我的一些解释,希望能帮到您.打字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