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情景图怎样使用的思考

1个回答

  • 从新教材中看出新教材同老教材有很大的区别,新教材无论从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都很好的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尤其是低年级数学教材中,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图画,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图无处不在,它们图画和色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这不仅仅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生命,融入了生活气息,同时也为我们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可资借鉴的课程资源,大大的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情景图材料中所描述的情景,所包含的数学思想,所呈现的数学问题,都会对学生的人本对话产生刺激.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对于“新鲜事物”——情景图的理解直接影响学生对情景图素材的认识.因此,教师应先理解情景图,优化情景图,并开发为学生的情景图材料,

    1、看懂情境图

    所谓看懂情境图,包括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看懂图的意思,认识图上的素材.

    教材中的图增多,可能由于各种原因会出现老师学生看不懂的物体.如

    第二层次,理解图的意思.

    教材中的情境图并不是教学中唯一的选择,它只是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如果有比教材的情境图更好的素材,我们也可以进行替换,但前题是必须充分理解情境图所表达的意思.

    教材第18页“第几”的教学,情境图中是有5个人在排队买票,背包的阿姨是第2个,小男孩是第3个.通过情境图的教学,学生能够认识到谁排在第1

    ,谁排在第3等等,但对于这幅情境图我们可以经过处理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让5个学生实际来排队,把图片情境变成现实情境,还可以分组说一说自己在小组里是第几个,变旁观者为参与者,让每个学生都融入到情境中学习,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包括教材91页“认识钟表”,我想老师们在教学时肯定会采用生活中的钟表让学生学习吧!这已经理解了教材并进行了相应的处理.所以在理解情境图设计意思的基础上,可以让情境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提高教学效果.2、用透情境图

    当我们在教学中选取了教学资源时,就应该把它用透、用好.如果每一节课的情境图都用透了,我们的课就不会存在时间有多余的情况,相反,如果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他们从图上的发现往往会出于老师们的意料.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基础.小学生对世界充满了新鲜感,好奇感,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要尽可能运用生动、形象的材料进行教学,让他们的眼睛亮起来,嘴巴动起来.情境图正是一幅寓知识、思想、情感于一体的图画,它有人物,有情节,色彩鲜艳,

    主题鲜明,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因此,

    课上要充分利用情境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去学习知识和感悟知识.

    例如,在教学“认识符号〉、〈、=”时,我先在屏幕上出示情境图,学生们立刻被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吸引住了.这时伴放运动员入场的旋律,我充当运动会的解说员:“今天,森林里可真热闹!这里正举行一场森林运动会,小动物们纷纷报名参加.你们看,谁向我们走来了?”学生们很兴奋,有的已经控制不住自己,纷纷大声地说了起来.于是,我请学生们站起来回答,有的说了小动物分别是多少,有的根据生活经验进行了比较,说出了小兔和小猴同样多等,学生们思维活跃,谁都想说一说,老师在旁加以引导,他们很快就认识了“〉、〈、=”的读法和含义.3、处理情境图

    从某一个角度讲,教材上的情境图是死的,只是一个教学资源的模板.要用好教材中情境图的潜在资源,还需要对情境图进行适当的处理.

    在实践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状:老师费劲心计、辛辛苦苦组织的设计情景图,结果却不受学生欢迎?这说明教师对学生还不够深入了解,没有真正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营造支持学生学习的积极的心理氛围.所以教师在教学情景图前一定要考虑是否适合当地的孩子,深入了解孩子们到底喜欢什么,找到看图内容与兴趣的结合点.教材中的情景图多是半成品,往往以结论式的呈现而少了过程,静态的情景图又受篇幅、教学内容、目标的限制不可能把多元的生活因素都体现在一幅情景图中,且并不一定适合每个孩子的学习.这样利用现有情景图资源,从呈现的形式、方法乃至内容做必要的处理和加工是非常有必要的.

    新课程教学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聂艳军主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反思》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3]陈清容主编《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设计》北京大学出版社

    [4] 张定强主编《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5]《别把“情景图”教学上成“看图说话课》/郭宗跃 田奇述/《小学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