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中秋》词的上片选取了那些意象?在抒发感情上起何作用?

1个回答

  • 苏轼兄弟情意甚笃,写作此词时,他与苏辙已有六年没见面了.时至中秋,苏轼望月思弟,生出无穷悲欢之感,故有此作.全词以明月为线索,处处咏月,同时也处处在抒发人的主观情感,生发人生感慨,是对人生宇宙哲理的深深思考. 词中贯穿着情感与理智的矛盾,波澜起伏,跌宕有致.最后以旷达情怀收尾,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境界壮美,融抒情、写景、说理于一炉,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这首词立意高远,构思新颖,以意境清新如画,情理具佳,颇耐人寻味.宋代胡仔云:“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更是对此词的崇高评价.

    正所谓“兄唱弟随”,在苏轼写了《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的第二年,也就是神宗熙宁十年,苏辙也写了一首《水调歌头 徐州中秋》来回赠其兄.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

    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

    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

    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

    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