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历史有多少数学家对鸡兔同笼进行过研究 都有哪些解法

1个回答

  • 鸡兔同笼是中国古代的数学名题之一.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

    算这个有个最简单的算法.

    (总脚数-总头数×鸡的脚数)÷(兔的脚数-鸡的脚数)=兔的只数

    (94-35×2)÷2=12(兔子数) 总头数(35)-兔子数(12)=鸡数(23)

    让兔子和鸡同时抬起两只脚,这样笼子里的脚就减少了头数×2只,由于鸡只有2只脚,所以笼子里只剩下兔子的两只脚,再÷2就是兔子数.

    假设法

    假设全是鸡:2×35=70(只)

    鸡脚比总脚数少:94-70=24 (只)

    兔:24÷(4-2)=12 (只)

    鸡:35-12=23(只)

    假设法(通俗)

    假设鸡和兔子都抬起一只脚,笼中站立的脚:

    94-35=59(只)

    然后再抬起一只脚,这时候鸡两只脚都抬起来就摔倒了,只剩下用两只脚站立的兔子,站立脚:

    59-35=24(只)

    兔:

    24÷2=12(只)

    鸡:

    35-12=23(只)

    假设全是兔:4×35=140(只)

    如果假设全是兔那么兔脚比总数多:140-94=46(只)

    鸡:46÷(4-2)=23(只)

    兔:35-23=12(只)

    方程法

    一元一次方程

    设兔有x只,则鸡有(35-x)只.

    4x+2(35-x)=94

    4x+70-2x=94

    2x=94-70

    2x=24

    x=24÷2

    x=12

    35-12=23(只)

    或 设鸡有x只,则兔有(35-x)只.

    2x+4(35-x)=94

    2x+140-4x=94

    2x=46

    x=23

    35-23=12(只)

    答:兔子有12只,鸡有23只.

    注:通常设方程时,选择腿的只数多的动物,会在套用到其他类似鸡兔同笼的问题上,好算一些.

    二元一次方程

    设鸡有x只,兔有y只.

    x+y=35

    2x+4y=94

    (x+y=35)×2=2x+2y=70

    (2x+2y=70)-(2x+4y=94)=(2y=24)

    y=12

    把y=12代入(x+y=35)

    x+12=35

    x=35-12(只)

    x=23(只).

    答:兔子有12只,鸡有23只.

    抬腿法

    方法一

    假如让鸡抬起一只脚,兔子抬起2只脚,还有94÷2=47(只)脚.笼子里的兔就比鸡的脚数多1,这时,脚与头的总数之差47-35=12,就是兔子的只数.

    方法二

    假如鸡与兔子都抬起两只脚,还剩下94-35×2=24只脚 ,这时鸡是屁股坐在地上,地上只有兔子的脚,而且每只兔子有两只脚在地上,所以有24÷2=12只兔子,就有35-12=23只鸡.

    方法三

    我们可以先让兔子都抬起2只脚,那么现在就有35×2=70只脚,现在的脚数和原来差94-70=24只脚,这些都是每只兔子抬起2只脚,一共抬起24只脚,用24÷2得到兔子有12只,用35-12得到鸡有23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