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要注意的问题
摘要:
在新的教学理念的作用下,
“创设情境”已成为很多数学教师煞费苦心的
一件事,很多教师十分重视情境教学,不管是什么样的课,都要加一个情境.创
设情境似乎已成了落实新课标的代名词,很多教师甚至到了“无情境不入课堂”
的地步.
但审视当前的课堂教学,
过于平庸或过于绚丽的无价值的情境充斥着小
学数学课堂.
关键词:创设情境
生活实际
情境教学
新一轮课程改革给原本比较沉闷的数学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新课程从以人为
本、
回归生活、
注重发展的教育理念出发,
极大的丰富了情境的内涵.
《数学课程标准》
指出: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数学”
,要求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活跃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易于掌握知识和
技能,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枯燥的、抽象的数学课堂教学变得直观、生动、活
泼,充满艺术性.因此,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
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的情境,
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进一
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在小学阶段,学生形
象思维占优势,教师更应该注重创设情境,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那在创设
情境中要注意些什么呢?我认为在创设情境中要考虑到所创设情境的价值性和创设
情境的误区.
一.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创设教学情境也是教师的一项常规
性教学工作.
情境设计的根本任务是服务于学生,
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提高技能,
既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停靠点,
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往往会发现这样的问题,
因为学生个性和生活经验的差异,
同样的情境对于
不同的学生效果是不一样的,
那么应该怎样设计才能既合理又更好地服务于课堂
教学呢?
我认为创设情境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创设生活情境,建构数学知识
创设教学情境,第一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学生鲜活的日常
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其中的问题应当是学生日常生活
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只有在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中,学生才能切实弄
明白知识的价值.第二要挖掘和利用学生原有的经验.体现了新课标“学
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这一教学理念.教师应该结合数学
知识的内容,
选择合适的生活素材,
在课堂上创设蕴含数学思想、
洋溢生活气息
的生活情境,
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熟悉的生活事物来感受数学、
建构数学知识.
这
样,
数学对小学生来说是自己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的解读,
把数学与儿童原有的
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起来,
使他们感到
“数学就在身边”
、
“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
也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头脑去观察生活,建构数学知识.
(二)构建真实的情境.
“情境”的创设应符合客观现实,不能因为教学的需要而随意捏造虚假的情
境.在创设数学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应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题材,让学生
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
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充满数学的美妙境界,领悟到数学
的魅力.当学习材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最感兴趣.创设
教学情境还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而有所区别: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
与他们
直接相关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可以直接触摸到的事和物.颜色、声音、动画
成为他们喜闻乐见的内容,
教师要多创设美丽生动的童话故事、
活泼有趣的游戏、
直观形象的模拟表演等情境.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对“有用、有挑战性”的
任务感兴趣.
例如,
我在教学
《
0
》
一课时,
问学生:
“你们家是怎样招待客人的?”
学生对这一情景太熟悉了,有的说:
“请客人喝茶,喝饮料.
”有的说:
“请客人
吃水果.
”还有的说:
“请客人坐下,客人走的时候说再见.
”老师说:
“小丽家来
了客人,
你看他家是怎样招待客人的?”
多媒体演示:
小丽的妈妈端上来三个苹
果客人吃了一个,小丽吃了一个,妈妈吃了一个.
“盘子里还剩几个苹果?”学
生说:
“没有了.
”
“没有了用哪个数字表示?”从而引出了“0”
.在模拟情境中,
学生了解了“0”的含义.
(三)创设的问题情境要具有思考性
情境中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要临界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
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
口欲言而未能”的情绪状态,
以通过自身努力与小组
合作完成为佳.
创设问题情境的核心是要激活学生的思维,
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
的思考.设计的问题必须要有思考性,要为学生的提供一定的思考空间.例如,
教学“
8
的乘法口诀”时,教师创设龙舟比赛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利用编口诀的
经验,
自己编
8
的乘法口诀,
学生在这开放的问题情境,
产生了编不同的乘法口
诀的方法.又如在练习课设计(
)×(
)
=
24
的开放性问题,学生就具
有一定的思考空间
(四)创设的问题情境要紧密联系相关的数学学习内容.
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猜想和验证、思考和分析、归
纳和抽象等数学活动的开展,
数学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获
得对数学的理解,掌握有关的数学知识,并形成数学思考的能力.因而,问题的
设计必须要有针对性.一方面,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内容,抓住其中的
核心和相关的问题.
另一方面,
要注意为学生提供一些数学知识的“原型”问题,
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例如:
展示学
生课外活动的场景,学生操作学具,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掌握
并理解“9
加几”的思路及方法.
这样,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并进行数学化过程中,
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真正理解.
(五)
创设的情境要让学生的思维经受来自问题的挑战.
解决数学问题的核心是要引起学生的思考,提高学习活动的思维含量,解
决问题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
这就要求创设的问题情境必须要有思
考性,
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空间.
向学生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
并不意味着
要难倒学生,
而是指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智力发展水平,
尽可能在学生的
“最近发展区”提出问题.要通过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励学生积极探索.
例如:
“乘法的初步认识”,
学生通过动手用小棒摆三角形,
从摆
1
个三角形到
2
个最后摆到
11
个三角形时,学生汇报算式,教师故意将“
3
”漏写几个,这时
学生产生了认知冲突,
感到确实容易遗漏,
假好有一种简便方法那该多好!
学生
大胆地猜测简便方法.
这样,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不断地扩展已有的认
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