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思路:根据查阅资料的内容可以判断小明产生的疑问;
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有利于保护环境;
白磷燃烧能够消耗空气中的氧气,可以设计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查阅资料可知,产生的白烟是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在空气中可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一种剧毒物质偏磷酸,小明提出的问题可以是:产生的白烟扩散到空气中对人体有害吗?
故填:产生的白烟扩散到空气中对人体有害吗.
【观察现象】
红磷和烧杯底部的白磷不能燃烧,试管中的白磷燃烧起来,可以观察到:试管中的白磷剧烈地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白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
点燃
.
2P2O5 ,开始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试管中的空气急剧膨胀,气球膨胀,当完全反应后不再放出热量,温度降低,气球收缩,当冷却到室温时,由于试管中的氧气被消耗,压强减小,气球会倒吸入试管中.
故填:的白磷剧烈地燃烧,产生大量白烟;4P+5O2
点燃
.
2P2O5 ;先膨胀后慢慢缩小,最后倒吸入试管中.
【得出结论】
烧杯底部的白磷温度虽然达到了其着火点,但是不能燃烧;试管中的红磷虽然与氧气接触,但是温度没有达到其着火点,所以可燃物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故填: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反思与评价】
改进后的装置能够防止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比改进前效果好.
故填:能够防止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实验创新】
因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所以将试管倒立在水中(试管口接近水面),捏住气球口部,小心取下气球,观察试管中的现象是:水面上升至距试管口大约五分之一处,进行此实验的目的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故填:水面上升至距试管口大约五分之一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点评:
本题考点: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考点点评: 化学实验现象是化学实验最突出、最鲜明的部分,也是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依据,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之间的反应关系,有助于提高观察实验、进行实验的能力.所以,对化学实验不仅要认真观察,还应掌握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