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铎的“最后一课”
人们都知道法国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却很少有人知道,中国著名爱国作家、学者郑振铎先生的“最后一课”.
那是1941年.大半个中国仍沦陷在日寇的铁蹄下,惟有上海的租界仍在英美的势力范围内,犹如“孤岛”.12月8日这一天,“孤岛”也沉沦了.大清早,暨南大学校长办公室里,空气仿佛凝固了.老校长老泪纵横,正主持着简短的校务会议.最后,他颤声宣布:“……课照常进行.只要看到一个日本兵,或是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就立即停课.”
默默无声的人群中,有一个紧锁浓眉面孔清瘦的中年男子.他,就是大教授兼文学院院长郑振铎.上课的预备铃声响了,该上课了,他拿起讲义夹,急匆匆进了教室.教室里坐得满满的,鸦雀无声,这情景多像小说《最后一课》中的描写啊!郑先生热泪盈眶:“我想……大家都知道了,今天是我给你们上的中国文学史的最后一课.要永远记住,我们是中国人!”讲课开始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教室里显得格外安静.平素调皮的学生,今天也屏住呼吸,满噙着眼泪听讲.不幸的时刻终于来临.近处忽地传来了沉重的车轮碾地声,几辆卡车已驶进了校门.阴森森的风中,一面太阳旗抖动着.时针指着10:30.“现在下课!”
郑先生挺直了身体,作了立正的姿势.全体同学唰地一下站起来,很久很久,没有一个人说话,只有几个女生低低的啜泣声……师生们的胸中都燃烧着爱国的烈焰,一个一个捏紧了拳头. 这就是郑振铎先生在暨大上的最后一课,也是他教书生涯的“最后一课”.抗战胜利后,因为他继续反对国民党的亲美卖国政策,被剥夺了教书的权利,蒋介石不许任何大学聘请他.但郑先生的“最后一课”所表现的崇高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却教育了千百个后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