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思路:(1)据常用仪器回答;
(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发生装置A,据反应原理书写表达式,水槽中水变红,可能是试管口未放棉花.
(3)根据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气体、验满方法进行解答.
(4)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考虑用排水法收集;
(5)考虑收集不到氧气的原因;
(6)考虑实验时用过氧化氢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优点;
(7)考虑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8)考虑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和化学性质;
(9)考虑氧气的密度,性质收集方法;
(10)根据图形,考虑装置的优缺点;
(11)考虑I中小试管起作用:节约液体药品;
(12)选择收集装置时,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密度、能否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因素.
(1)标号仪器是添加液体的长颈漏斗;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则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2KMnO4
△
.
K2MnO4+MnO2+O2↑.收集完气体后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色,原因是 试管口未塞一团棉花.
(3)某同学用D装置集满一瓶氧气后,实验时发现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①装置漏气;②刚刚出现气泡时开始收集;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则判断集气瓶已集满的方法是当气泡从集气瓶口向外逸出时,说明已经收集满.
(4)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排水法收集,故选D;
(5)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C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断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发生装置漏气或集气瓶破损.
(6)若实验时用过氧化氢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优点是不需加热,装置简单;故选B.
(7)装置A中反应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故选A.
(8)若选用G装置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应从a通入,瓶中应盛装的试剂为澄清石灰水;若要证明CO2与水反应,需要的试剂为紫色石蕊试液.
(9)因为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若利用F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该从a端进入瓶内.
(10)B装置和H装置都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与B装置相比,我选用H做气体发生装置,其优点是 操作简便、易于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从而控制反应的速率;
(11)I中小试管起节约液体药品作用.
(12)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氮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无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实验室中制取一氧化氮采用的收集装置是D.
我认为选择气体收集方法,从气体性质的角度需要考虑的因素是:①气体的密度及是否与空气中某些气体反应;②气体的溶解性及是否与水反应.
故答案为:
(1)长颈漏斗; ( 2)A;2KMnO4
△
.
K2MnO4+MnO2+O2↑;试管口未塞一团棉花;
(3)装置漏气、刚刚出现气泡时开始收集、收集氧气前集气瓶中的空气没有排尽;当气泡从集气瓶口向外逸出时,说明已经收集满.
(4)D;(5)发生装置漏气或集气瓶破损.(6)B; (7)A;(8)a;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试液;
(9)a; (10)操作简便、易于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从而控制反应的速率.(11)节约液体药品;
(12)D; 气体的密度及是否与空气中某些气体反应;气体的溶解性及是否与水反应.
点评:
本题考点: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仪器的用途、装置的选择、文字表达式的书写,选择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因素;选择收集装置时,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密度、能否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因素.是考试的重点也是中考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