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彦远是唐朝画家.从下面这段话的描述中可有看出你要翻译这句话的大意.
在绘画历史发展的评述的一部分中,概括了张氏对于古代绘画传统的形成与演变的正确的理解.在“叙画之源流”一节中,他指出了绘画艺术是一重要的文化现象,绘画是形象的教育工具.“叙师资传授南北时代”一节中,从师资传授的关系追溯画家们的一脉相传的承继关系,强调绘画艺术的传统性,而同时又指出“衣服、车舆、风土、人情,年代各异,南北有殊”,要认真对待内容上的现实性.在“论画六法”及“论画体工用搨写”两节中发挥了他对于谢赫“六法论”的精辟的见解,他认为对象的生动的神韵是刻画形似的目的,他反对琐碎的描绘:“夫画物特忌形貌采章历历其足,甚谨甚细而外露巧密.所以不患不了,而患于了,既知其了亦何必了,此非不了也,若不识其了,是真不了也.”他很赞美南北朝画家们刻画形似产生一定的美的效果,并同时创造一定的风格,“论顾陆张吴用笔”一节中张彦远讨论了以造型为目的的线纹的节奏感和线纹在中国绘画中形成画家独特风格时的决定性作用.“论画山水树石”一节对于在唐代方始成为一种绘画体裁的山水画的演变有精辟的论述,在这一节中他所说的山水画在南北朝和隋唐之际的风格特点以及他在其它章节中谈到的关于前代绘画表现的特点,当今天我们利用现存实例加以比较时,可证明他的评述是很准确的.
词语名称:六籍
--------------------------------------------------------------------------------
1.即六经.2.佛教著作《大般若经》﹑《金刚经》﹑《维摩诘经》﹑《楞伽经》﹑《圆觉经》﹑《楞严经》﹐号称禅家六籍.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农历以正月、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欧阳修《醉翁亭记》:“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夫画者 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非由述作.
翻译:作画这件事情,目的在于教化和教育意义,帮助大家诠释问题.关键/尽在细心,能观察入微;能看到事情细微的变化,跟佛家讲究的道理是差不多的;能够正确的把握和判断时令节气.然后用自然的道理和天然的手法,而不是凭空捏造或者根据讲述来进行作画.
我水平有限,翻译的肯定不全面,但是大体意思讲的是作画的心得和方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