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帮我 这个都怎么写啊1. 简述溶酶体的主要生物学作用。 2. 真核细胞组蛋白如何分类?在染色体组装中各起什么作用? 3

1个回答

  • 1. 简述溶酶体的主要生物学作用 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的囊泡发育而成的,外覆一层膜。内腔液酸性。溶酶体内含50多种水解酶,可催化蛋白质、多糖、核酸、脂类等的降解。 溶酶体的功能都是与其内含的酶的活动密切相关的。它能消化从外界摄入细胞内的物质,还能分解细胞中的各种受到损伤的细胞结构的碎片。溶酶体还与细胞的自溶有关。蝌蚪发育为青蛙时,其尾部的退化部分是由于尾部细胞溶酶体的作用。溶酶体存在于动物、真菌和少数植物的细胞中 2. 真核细胞组蛋白如何分类?在染色体组装中各起什么作用? H1,H2A,H2B,H3,H4 H1蛋白位于核小体两端,起锁紧DNA的作用 另外四种每种两分子结合到一起形成8聚体,DNA缠绕在8聚体外形成核小体的主体结构 3. 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何异同? 常染色质是指间期核内染色质纤维折叠压缩程度地,处于伸展状态,用碱性燃料染色时着色浅的那些染色质。在常染色质中,DNA包装比约为1/2000-1/1000,即DNA实际长度为染色质纤维长度的1000-2000倍。构成常染色质的DNA主要是单一序列DNA和中度重复序列DNA(如组蛋白基因和tRNA基因)。常染色质并非所有基因都具有转录活性,处于常染色质状态只是基因转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细胞间期及早前期时仍处于凝集状态的染色质。具有强嗜碱性,染色深,染色质丝包装折叠紧密,与常染色质相比,异染色质是转录不活跃部分,多在晚S期复制。异染色质分为结构异染色质和兼性异染色质两种类型。结构异染色质是指各类细胞在整个细胞周期内处于凝集状态的染色质,多定位于着丝粒区、端粒区,含有大量高度重复顺序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称为卫星DNA(satel-lite DNA)。兼性异染色质只在一定细胞类型或在生物一定发育阶段凝集,如雌性哺乳动物含一对X染色体,其中一条始终是常染色质,但另一条在胚胎发育的第16~18天变为凝集状态的异染色质,该条凝集的X染色体在间期形成染色深的颗粒,称为巴氏小体(Barr body)。 4.中间纤维是如何装配的? 中间纤维(Intermediate filaments) 中间纤维蛋白合成后基本上都装配成中间纤维,游离的单体很少。在一定生理条件下,在植物细胞中也存在类似中间纤维结构。中间纤维按其组织来源和免疫原性可分为6类:角蛋白纤维,波形纤维,结蛋白纤维,神经纤维,神经胶质纤维和核纤层蛋白。 中间纤维与微管关系密切,可能对微管装配和稳定有作用。此外,中间纤维从核纤层通过细胞质延伸,它不仅对细胞刚性有支持作用和对产生运动的结构有协调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中间纤维与细胞分化,细胞内信息传递,核内基因传递,核内基因表达等重要生命活动过程有关。 中间纤维(intermediate filaments,IF)直径10nm左右,介于微丝和微管之间。与微管不同的是中间纤维是最稳定的细胞骨架成分,它主要起支撑作用。中间纤维在细胞中围绕着细胞核分布,成束成网,并扩展到细胞质膜,与质膜相连结。 中间纤维具有组织特异性,不同类型细胞含有不同IF蛋白质。肿瘤细胞转移后仍保留源细胞的IF,因此可用IF抗体来鉴定肿瘤的来源。如乳腺癌和胃肠道癌,含有角蛋白,因此可断定它来源于上皮组织。大多数细胞中含有一种中间纤维,但也有少数细胞含有2种以上,如骨骼肌细胞含有结蛋白和波形蛋白。 中间纤维是细胞的第三种骨架成分,由于这种纤维的平均直径介于微管和微丝之间, 故称为中间纤维。由于其直径约为10nm, 故又称10nm 纤维。微管与微丝都是由球形蛋白装配起来的,而中间纤维则是由长的、杆状的蛋白装配的。中间纤维是三种骨架纤维中最复杂的一种。 与微管和微丝相比, 中间纤维在结构和功能上至少有三方面的差异。首先, 中间纤维是相当稳定的结构,即使用含有去垢剂和高盐溶液抽提细胞, 中间纤维仍然保持完整无缺。第二, 中间纤维在体积上与微管和微丝是不同的, 微管是直径是24nm, 微丝是7nm, 而中间纤维是10nm。而且形态上也不相同, 微管是由αβ微管蛋白二聚体组装成的中空管状, 微丝是由球形亚基装配成的α螺旋纤维, 而中间纤维的亚基是α-螺旋杆状装配成似杆状的结构。第三,IFs的亚基并不同核苷酸结合, 而微管的亚基与GTP或GDP结合, 微丝的亚基则与ATP或ADP结合,但是对于中间纤维装配的许多细节尚不清楚。 中间纤维是一种坚韧的、耐久的蛋白质纤维。它相对较为稳定, 既不受细胞松弛素影响也不受秋水仙素的影响。某些IFs分子能够形成同源二聚体的纤维, 而有些则能形成异源二聚体纤维。长度是可变的, 一般为40~50nm。根据中间纤维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可分为六种类型。 5.简述核基质的主要功能 核基质(nuclear matrix) 亦称核骨架。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概念认为核基质包括核基质-核纤层-核孔复合体结构体系;狭义概念是指真核细胞核内除去核膜、核纤层、染色质、核仁以外存在的一个由纤维蛋白构成的网架体系。目前较多使用狭义概念。呈网络状的核基质纤维充满核空间,与核纤层和核孔复合体相连,核仁被网络在核基质纤维的网架中。核基质、核纤层和中等纤维形成一个贯穿于核质间的统一网架结构体系。核基质纤维的直径为3~30毫微米。核基质的主要成分是纤维蛋白,其中相当部分是含硫蛋白,并含有少量核糖核酸(RNA),是以蛋白质为主并含有少量RNA的复合物。是否含有少量脱氧核糖核酸(DNA),尚属争论问题。核基质具有广泛生物学效应,它可能参与染色体DNA有序包装和构建;对于间期核内DNA有规律的空间构型起着维系和支架作用;可能是DNA复制的基本位点;与基因表达密切有关,可能是细胞核中RNA转录位点和核不均一RNA(hnRNA)加工场所。 核基质结合蛋白 核基质的功能不仅仅依靠核基质本身的蛋白质完成,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多种核基质结合蛋白的共同参与,完成核基质复杂多样的生物学功能。长期以来人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证实一些与DNA、RNA代谢合成密切相关的酶类,细胞信号识别和细胞周期的调控因子以及病毒特异的调控蛋白等能够紧密结合在核骨架结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