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海陵区二模)如图所示是小丽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要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太清晰,但是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眼睛在玻璃板前面观察,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物像大小相等.

    (3)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两个反射面都能成像.当玻璃板比较厚时,两个反射面成像距离比较远,实验时会出现明显的两个像,使实验比较复杂;当玻璃板比较薄时,两个反射面成像距离比较近,可以近似看成一个像,使实验简单化.如果实验时使用了比较厚的玻璃板,操作正确时,几组数据应该都相等,现象只有一组实验数据不等,可能是像重合位置没有确定好.

    (1)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太清晰,但是在蜡烛A一侧能看到蜡烛A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蜡烛A的蜡烛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一支蜡烛A,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小心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前A蜡烛一侧观察,直至A蜡烛的像与B蜡烛位置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物像大小相等.

    (3)实验时应该选择比较薄的玻璃板,可以使实验简单化.如果是玻璃板太厚,实验时几组数据应该都不相等.由表格数据知,只有一组数据不等,所以是因为在判断蜡烛B与蜡烛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出现了较大偏差.

    故答案为;(1)确定像的位置;(2)玻璃板前A蜡烛一侧;物像大小相等;(3)C.

    点评:

    本题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考点点评: 掌握平面镜成像实验中各器材选择和操作的目的,例如为什么选择薄透明玻璃板、为什么选择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玻璃板为什么要竖直放置、刻度尺的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