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知识点 总结

2个回答

  • *这是高中数学的全部公式*

    三角函数公式表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倒数关系: 商的关系: 平方关系:

    tanα ·cotα=1

    sinα ·cscα=1

    cosα ·secα=1 sinα/cosα=tanα=secα/cscα

    cosα/sinα=cotα=cscα/secα sin2α+cos2α=1

    1+tan2α=sec2α

    1+cot2α=csc2α

    (六边形记忆法:图形结构“上弦中切下割,左正右余中间1”;记忆方法“对角线上两个函数的积为1;阴影三角形上两顶点的三角函数值的平方和等于下顶点的三角函数值的平方;任意一顶点的三角函数值等于相邻两个顶点的三角函数值的乘积.”)

    诱导公式(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sin(-α)=-sinα

    cos(-α)=cosα tan(-α)=-tanα

    cot(-α)=-cot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sin(2π-α)=-sinα

    cos(2π-α)=cosα

    tan(2π-α)=-tanα

    cot(2π-α)=-cotα

    sin(2kπ+α)=sinα

    cos(2kπ+α)=cosα

    tan(2kπ+α)=tanα

    cot(2kπ+α)=cotα

    (其中k∈Z)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 万能公式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tanα+tanβ

    tan(α+β)=——————

    1-tanα ·tanβ

    tanα-tanβ

    tan(α-β)=——————

    1+tanα ·tanβ

    2tan(α/2)

    sinα=——————

    1+tan2(α/2)

    1-tan2(α/2)

    cosα=——————

    1+tan2(α/2)

    2tan(α/2)

    tanα=——————

    1-tan2(α/2)

    半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三角函数的降幂公式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三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sin2α=2sinαcosα

    cos2α=cos2α-sin2α=2cos2α-1=1-2sin2α

    2tanα

    tan2α=—————

    1-tan2α

    sin3α=3sinα-4sin3α

    cos3α=4cos3α-3cosα

    3tanα-tan3α

    tan3α=——————

    1-3tan2α

    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公式 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

    α+β α-β

    sinα+sinβ=2sin———·cos———

    2 2

    α+β α-β

    sinα-sinβ=2cos———·sin———

    2 2

    α+β α-β

    cosα+cosβ=2cos———·cos———

    2 2

    α+β α-β

    cosα-cosβ=-2sin———·sin———

    2 2 1

    sinα ·cosβ=-[sin(α+β)+sin(α-β)]

    2

    1

    cosα ·sinβ=-[sin(α+β)-sin(α-β)]

    2

    1

    cosα ·cosβ=-[cos(α+β)+cos(α-β)]

    2

    1

    sinα ·sinβ=— -[cos(α+β)-cos(α-β)]

    2

    化asinα ±bcosα为一个角的一个三角函数的形式(辅助角的三角函数的公式

    集合、函数

    集合 简单逻辑

    任一x∈A x∈B,记作A B

    A B,B A A=B

    A B={x|x∈A,且x∈B}

    A B={x|x∈A,或x∈B}

    card(A B)=card(A)+card(B)-card(A B)

    (1)命题

    原命题 若p则q

    逆命题 若q则p

    否命题 若 p则 q

    逆否命题 若 q,则 p

    (2)四种命题的关系

    (3)A B,A是B成立的充分条件

    B A,A是B成立的必要条件

    A B,A是B成立的充要条件

    函数的性质 指数和对数

    (1)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

    (2)单调性

    对于任意x1,x2∈D

    若x1<x2 f(x1)<f(x2),称f(x)在D上是增函数

    若x1<x2 f(x1)>f(x2),称f(x)在D上是减函数

    (3)奇偶性

    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的任一x,若f(-x)=f(x),称f(x)是偶函数

    若f(-x)=-f(x),称f(x)是奇函数

    (4)周期性

    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的任一x,若存在常数T,使得f(x+T)=f(x),则称f(x)是周期函数 (1)分数指数幂

    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

    负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

    (2)对数的性质和运算法则

    loga(MN)=logaM+logaN

    logaMn=nlogaM(n∈R)

    指数函数 对数函数

    (1)y=ax(a>0,a≠1)叫指数函数

    (2)x∈R,y>0

    图象经过(0,1)

    a>1时,x>0,y>1;x<0,0<y<1

    0<a<1时,x>0,0<y<1;x<0,y>1

    a> 1时,y=ax是增函数

    0<a<1时,y=ax是减函数 (1)y=logax(a>0,a≠1)叫对数函数

    (2)x>0,y∈R

    图象经过(1,0)

    a>1时,x>1,y>0;0<x<1,y<0

    0<a<1时,x>1,y<0;0<x<1,y>0

    a>1时,y=logax是增函数

    0<a<1时,y=logax是减函数

    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

    基本型

    logaf(x)=b f(x)=ab(a>0,a≠1)

    同底型

    logaf(x)=logag(x) f(x)=g(x)>0(a>0,a≠1)

    换元型 f(ax)=0或f (logax)=0

    数列

    数列的基本概念 等差数列

    (1)数列的通项公式an=f(n)

    (2)数列的递推公式

    (3)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的关系

    an+1-an=d

    an=a1+(n-1)d

    a,A,b成等差 2A=a+b

    m+n=k+l am+an=ak+al

    等比数列 常用求和公式

    an=a1qn_1

    a,G,b成等比 G2=ab

    m+n=k+l aman=akal

    不等式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重要不等式

    a>b b<a

    a>b,b>c a>c

    a>b a+c>b+c

    a+b>c a>c-b

    a>b,c>d a+c>b+d

    a>b,c>0 ac>bc

    a>b,c<0 ac<bc

    a>b>0,c>d>0 ac<bd

    a>b>0 dn>bn(n∈Z,n>1)

    a>b>0 > (n∈Z,n>1)

    (a-b)2≥0

    a,b∈R a2+b2≥2ab

    |a|-|b|≤|a±b|≤|a|+|b|

    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

    比较法

    (1)要证明不等式a>b(或a<b),只需证明

    a-b>0(或a-b<0=即可

    (2)若b>0,要证a>b,只需证明 ,

    要证a<b,只需证明

    综合法 综合法就是从已知或已证明过的不等式出发,根据不等式的性质推导出欲证的不等式(由因导果)的方法.

    分析法 分析法是从寻求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入手,逐步寻求所需条件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所需的条件已知正确时为止,明显地表现出“持果索因”

    复数

    代数形式 三角形式

    a+bi=c+di a=c,b=d

    (a+bi)+(c+di)=(a+c)+(b+d)i

    (a+bi)-(c+di)=(a-c)+(b-d)i

    (a+bi)(c+di )=(ac-bd)+(bc+ad)i

    a+bi=r(cosθ+isinθ)

    r1=(cosθ1+isinθ1)•r2(cosθ2+isinθ2)

    =r1•r2〔cos(θ1+θ2)+isin(θ1+θ2)〕

    〔r(cosθ+sinθ)〕n=rn(cosnθ+isinnθ)

    k=0,1,……,n-1

    解析几何

    1、直线

    两点距离、定比分点 直线方程

    |AB|=| |

    |P1P2|=

    y-y1=k(x-x1)

    y=kx+b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夹角和距离

    或k1=k2,且b1≠b2

    l1与l2重合

    或k1=k2且b1=b2

    l1与l2相交

    或k1≠k2

    l2⊥l2

    或k1k2=-1 l1到l2的角

    l1与l2的夹角

    点到直线的距离

    2.圆锥曲线

    圆 椭 圆

    标准方程(x-a)2+(y-b)2=r2

    圆心为(a,b),半径为R

    一般方程x2+y2+Dx+Ey+F=0

    其中圆心为( ),

    半径r

    (1)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和圆的半径r判断或用判别式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两圆的位置关系用圆心距d与半径和与差判断 椭圆

    焦点F1(-c,0),F2(c,0)

    (b2=a2-c2)

    离心率

    准线方程

    焦半径|MF1|=a+ex0,|MF2|=a-ex0

    双曲线 抛物线

    双曲线

    焦点F1(-c,0),F2(c,0)

    (a,b>0,b2=c2-a2)

    离心率

    准线方程

    焦半径|MF1|=ex0+a,|MF2|=ex0-a 抛物线y2=2px(p>0)

    焦点F

    准线方程

    坐标轴的平移

    这里(h,k)是新坐标系的原点在原坐标系中的坐标.

    1.集合元素具有①确定性②互异性③无序性

    2.集合表示方法①列举法 ②描述法

    ③韦恩图 ④数轴法

    3.集合的运算

    ⑴ A∩(B∪C)=(A∩B)∪(A∩C)

    ⑵ Cu(A∩B)=CuA∪CuB

    Cu(A∪B)=CuA∩CuB

    4.集合的性质

    ⑴n元集合的子集数:2n

    真子集数:2n-1;非空真子集数:2n-2

    高中数学概念总结

    一、 函数

    1、 若集合A中有n 个元素,则集合A的所有不同的子集个数为 ,所有非空真子集的个数是 .

    二次函数 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是 ,顶点坐标是 .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时,解析式的设法有三种形式,即 , 和 (顶点式).

    2、 幂函数 ,当n为正奇数,m为正偶数,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