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宏观结构上看,操作系统有哪几种结构设计方法?你认为哪几种方法较好?为什么?

1个回答

  • 操作系统的划分,以体系结构的跃变为标志的角度出发:

    第1代操作系统.采用无序模块结构.每个模块设一个子程序,相互调用,成网状,模块直接与硬件有关难以维护,每一次扩充需要先打破多个关系,移植性差.这是早期系统常用的体系结构.

    第2代操作系统.采用层次结构.操作系统按功能分为多个模块,按相互作用关系划归不同的层次,各层之间单向依赖,不构成循环,简化关系、修改扩充容易、一致性、可靠性和可适应性提高.所有功能模块:都在核心态工作,如:UNIX和LINUS操作系统.

    第3代操作系统.采用微内核结构.采用微内核结构的操作系统由两部分组成(两层).在核心态下运行的内核,是最基本和必须的部分.在用户态下是以客户服务器方式活动的(服务)进程层.各服务进程(简称服务器)相对独立,且依赖于内核,起其功能和内容可增可减.

    而客户/服务器模型是指用户程序进程为客户,另一提供服务的进程为服务器.客户的请求为消息发送,消息通过内核传送该服务器,由服务器完成服务,再以应答消息回答客户,完成客户的程序运行.

    微内核将各种操作系统共同需要的核心功能提炼出来,形成为内核的基本功能(如:进程通信、虚拟存储、线程管理、中断处理及与硬件相关部分).为各种操作打好一个公共的基础,且规模尽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