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高中思政哲学大题吧.如果是的话,先判断,再给出正确答案,接着分析,最后来句总结.下面是具体的分析.我记得我高三的时候,思政老师就是这么教我们的.
1.“判”,即审辨题,依据一定的原理对辨析题加以分析判断命题正确、错误或偏面.怎么判断呢?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平时的学习积累仔细完整地阅读辨题,认真审题,理清思路,准确地判断辨题中的观点是否正确,切记不能似是而非,而应该明确地指出“这种观点正确”、“这种观点错误”、“这种观点片面”等.
2.“给”,即当判断原命题错误时,要给出正确的观点.例如“艰苦奋斗就是勤俭节约”,正确的命题是“艰苦奋斗是与时俱进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当前主要包含自强不息、不怕困难、勤奋工作、节俭俭约等”.再如“同学们认为汪旺这种喜怒无常的情绪是无法改变的”,正确的命题是“人的情绪是可以改变的,不同的情境下会产生不同的情绪”.
3.“析”,这是解答辨析题中最关键、最重要的一步.我们要运用平时所学的知识,依据题中信息,将判断的依据也就是“理由”有条理地写出来,理由要尽量充分.具体操作是:首先要抓住辨题中的关键语,依据关键词语提供的信息来把握命题考查的方向;其次,要依据题中的信息进行推导,揭示命题考查的基本内容,找准考查的知识点;最后,运用原理结合材料展开分析,解答时要注意由浅入深、由主到次、层层递进,语言要精练、准确.
4.“结”即得出结论.要对应开头表明的观点,做到首尾呼应.有时候要联系实际加以扩展,指出“该怎样做”,深化内容,切忌漫无边际、胡乱延伸、画蛇添足,而应根据题意进行扩展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