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科学的哲学基础怎么样

1个回答

  • 南师大的哥们陈巍为该书写了一则书评(《科技导报》,2010年第10期,链接:www.***.org/qikan/manage/wenzhang/2010-10-122.pdf),书评所见观点,在下不敢苟同,随便说点,谨作商榷. 原以为哈克只是维特根斯坦的注释者,读罢此书才发现,他是一位彻头彻尾的维特根斯坦主义者.在该书写作上,明显的感觉到贝内特基本上只提供经验材料,哈克的后期维特根斯坦色彩是本书思想主旋律.可惜的是,我本人并没看出这个主旋律与“第三种文化”有任何关联.贯穿全书,处处可见哈克不断地在给某个哲学论断扣下诸如“逻辑混乱”之类的大帽子,这是典型的维特根斯坦腔调.老维的终生努力在于说服(有时甚至是胁迫)哲学家放弃无聊的哲学事业,从而得以回归生活世界本身.在该书中,哈克也在干这个事.例如在第三部分,也就是关于意识的说明中,不断地声称“意识”只能是“人的意识”,而非“大脑的意识”.然而将“人”(让我想起P.Strawson的'person')作为研究对象,予神经科学的进展毫无裨益.毕业,哈克在遵循维特根斯坦式的“回归生活形式本身”的道路上,要求他的哲学立场一定是整体论的(甚至他的整体论超出了奎因的要求).但我们必须清楚:整体论与分析性的经验科学研究范式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