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这是全诗的总结,也是漫游山村心情的表述.游村的感受如何呢?山村的迷人景色、村俗的朴实淳美,这些都给诗人留下美好而难忘的印象.今后怎么样呢?诗篇以频来夜游之情收结,余韵不尽.如果说孟浩然诗的最后:“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表露得非常直率,那么,陆游诗的结尾用笔则比较婉转,诗人吐露的意念是,今后倘有机会乘月明之夜外出闲游的话,我拄着拐杖会随时前来敲门叙谈.这一归结,点明了游村的诗题,而“夜叩门”与首句“农家”遥相呼应,不仅画面完整,而且更耐人寻味.
如何理解“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这一句?
1个回答
相关问题
-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中无时的意思
-
拄杖无时夜叩门 什么意思
-
“拄杖无时夜叩门” 有什么含义?
-
从今若许闲乘月的乘是什么意思
-
哪句诗的后面是“拄杖无时夜叩门”,“征蓬出汉塞”的后面是哪句?
-
考你古诗,你有信心吗?莫笑农家腊酒浑,后面一句是?箫鼓追随春社近,后面一句是?万里送神州,前面一句是?从今若许闲乘月,后
-
文言文的字意,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中的“或”字 2.皆以美于徐公.中的“以”字 3.从今若许闲乘月.中的“若”字4.
-
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又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
说是清风夜无月 求下一句
-
记承天寺夜游 文中的“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看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又是如何理解这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