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标定采用的是草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法,而且是反滴定,即用过量的草酸钠溶液与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完后,剩余的草酸钠再用高锰酸钾溶液滴定之,这样做的原因,一个是因为高锰酸钾与草酸钠之间的反应速度较慢,为加快反应速度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但温度又不能太高,太高的话草酸钠可直接分解,一般合适的温度为60-85度之间,另一个原因是高锰酸钾可作为自身指示剂,当溶液中剩余的草酸钠完全反应后,滴定即到终点,过量半滴高锰酸钾可使溶液变为淡粉色,指示滴定终点的到达.
温度对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标定结果影响的研究
1个回答
相关问题
-
草酸钠标定高锰酸钾溶液时溶液酸度对滴定结果是否影响?为什么?
-
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时用草酸钠标定高锰酸钾溶液时为什么要加热到70~80°C?温度过高又如何?
-
关于标准溶液的标定.标准溶液的标定中对基准物质的选用有什么要求?
-
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加热的影响
-
用草酸标定高锰酸钾时,为什么要加热到75~85度?溶液温度过高或过低有何影响?
-
高锰酸钾标定的原因COD测定中,为什么要标定高锰酸钾,从标准物质的角度解释一下,
-
硝酸银标准溶液怎么标定.此溶液标定用的氯化钠标准溶液浓度是多少
-
碘标准溶液的标定,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标定?
-
标定NaOH溶液时所用的邻苯二甲酸氢钾中含有少量邻苯二甲酸对标定结果会产生何种影响?
-
标定HCl标准溶液的基准物是什么?标定HCl标准溶液的反应方程式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