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泰州二模)(1)图一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底部均有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40g进行解答;

    b、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3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进行解答;

    c、根据浓硫酸溶于水放热进行解答;

    (2)根据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可以判断降低温度时是否会析出晶体,进而确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

    (1)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40g;

    b、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3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甲>乙;

    c、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后,甲、乙两试管中固体量的变化是甲减少,乙增多;氢氧化钠溶于水也放出热量,所以除了加浓硫酸外,还可以加氢氧化钠固体物质,也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2)由于在40℃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乙>丙,即在40℃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丙;由于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此降温至0℃时,甲、乙的溶液中都会有晶体析出,溶液还是饱和溶液,而由于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降温至0℃时,它的饱和溶液就会变成不饱和溶液,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由图可知,由于在0℃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在40℃时的溶解度,所以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关系是:B>A>C.

    故答案为:(1)a.40g;b.甲>乙;c.甲减少,乙增多;NaOH;(2)B>A>C.

    点评:

    本题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考点点评: 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