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分析原子结构和元素化合价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元素化合价的那些规律

2个回答

  • 要明白化合价是怎样形成的,主族元素的族数就是他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他可以得电子,也可以失电子,反正怎样使最外层电子达到饱和数为止.比如Cl,它是第七主族元素,核外最外层电子有7个.要到达8个电子的饱和状态就必须得到1个电子,所以它的化合价为-1.依次类推.

    化合价的升高还是降低就是元素得电子还是失电子

    最外层电子多的就容易地电子,电子少就容易失电子

    如纳,最外层有1个电子,容易失去,所以常显正一价(电子为负价,钠的最高价也只有1,因为钠失去一个电子就形成稳定结构)氯,最外层有7个电子,容易得电子,所以常显负一价(若氯失去电子,就显正价,所以氯的价位可以选+1到+7)不过氯一般显-1 +1 +5 +7 价

    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从做往右分别是1--7

    主族元素(不包括过度元素和惰性元素的都是主族元素)

    族序数是最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容易,失去失去多少电子显多少正价

    全部失去就为最高价了

    VIII族很稳定,一般不发生反应,不形成化合物

    非金属元素一般化合价有正有负,而金属元素只有正价

    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一种重要性质,这种性质只有跟其他元素相化合时才表现出来.就是说,当元素以游离态存在时,即没有跟其他元素相互结合成化合物时,该元素是不表现其化合价的,因此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例如Zn、C、H2等.

    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

    由于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故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而表现出正价,即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为正.非金属元素跟金属元素相化合时,通常得电子,化合价为负.但是,当非金属元素跟氧元素结合时,氧元素一定为负价,另一种非金属元素就表现正价了.例如:硫元素,跟金属元素或氢元素化合时硫元素表现负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