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思路:(1)微生物的营养物质有5类,分别是水、无机盐、碳源、氮源及生长因子.
(2)培养基按功能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
①选择培养基: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生长,培养、分离出特定的微生物(如培养酵母菌和霉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高浓度的食盐)
②鉴别培养基: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鉴别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如可用伊红-美蓝培养基鉴别饮用水或乳制品中是否有大肠杆菌(若有,菌落呈深紫色,并带有金属光泽)
(3)接种最常用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的目的是使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单个细胞,并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细菌繁殖而成的子细胞群体--菌落.
(4)刚果红染色法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原理:刚果红是一种染料,它可以与像纤维素这样的多糖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和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当我们在含有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时,刚果红能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1)使用接种环进行接种应该只用平板划线法;接种工具灭菌的方式是灼烧.
(2)用7.5%NaCl肉汤培养基进行选择培养的主要目的是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3)血液是碱性的,所以培养基应该调至碱性;灭菌法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所以应该等到培养基冷却后加入血液,否则会破坏血细胞;由于该培养基能够鉴别是否含有葡萄球菌,所以属于鉴别培养基.
(4)根据题意,“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平板(培养基中添加适量血液)上生长时,可破坏菌落周围的红细胞,使其褪色”,所以如果经多次规范操作、重复实验,血平板上均出现透明圈的菌落,说明初步证明鲜牛奶中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但这个实验要这是对照实验,对照实验的设计是在培养基中不加鲜牛奶.
故答案为:(1)平板划线法灼烧
(2)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3)微碱性冷却鉴别
(4)周围存在透明圈设置不加鲜牛奶其他操作均相同的对照组
点评:
本题考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考点点评: 在本题中设置对照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对照实验的设计的重点是单一变量原则,在本题中单一变量的原则的设计是在培养基中是否加入鲜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