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思路:(1)根据焦点和焦距的定义,可以确定操作的目的.
(2)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上,要调整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根据图示的三者位置可以确定调整的器材.利用题目中告诉的物距与焦距的数值,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以确定成像的情况及应用.
(3)光屏上的像是物体发出的光线 的会聚点,近视眼镜片是凹透镜放上凹透镜后,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原来会聚在光屏上的光线会聚在了光屏的后方,由此可以确定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上应如何调整光屏的位置.
(1)白纸上的最小最亮的亮斑是该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焦距,所以这一步操作的目的是为了测定凸透镜的焦距.
(2)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在实验时,要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而图示的光屏位置偏上,因此要使光屏的位置下降.
此时为物距大约为11厘米,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所以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的放大是实像.利用凸透镜的这种成像情况制成了幻灯机.
(3)原来物体成像在光屏上,放置眼镜片这个凹透镜后,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原来会聚在光屏上的光线将会聚在光屏的后面,因此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上,就要使光屏远离凸透镜.
故答案为:(1)测定凸透镜的焦距;(2)向下移动光屏;中心;放大;实;幻灯;(3)远离.
点评:
本题考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考点点评: 根据图示的物距和测得的焦距确定两者的关系,然后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得到蜡烛在凸透镜中的成像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