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 见
杜甫
不见李生久, 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 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 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 头白好归来.
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或许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诗用质朴的语言,表现了对挚友的深情.
开头一句,突兀陡起,好象蓄积于内心的感情一下子迸发出来了.“不见”二字置于句首,表达了渴望见到李白的强烈愿望,又把“久”字放到句末,强调思念时间之长.杜甫和李白自天宝四载(745)在兖州分手,已有整整十五年没有见面了.
紧接着第二句,诗人便流露出对李白怀才不遇、因而疏狂自放的哀怜和同情.古代一些不满现实的人也往往佯狂避世,象春秋时的接舆.李白即自命“我本楚狂人”(《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并常常吟诗纵酒,笑傲公侯,以狂放不羁的态度来抒发欲济世而不得的悲愤心情.一个有着远大抱负的人却不得不“佯狂”,这实在是一个大悲剧.“佯狂”虽能蒙蔽世人,然而杜甫却深深地理解和体谅李白的苦衷.“真可”两字修饰“哀”,生动地传达出诗人无限叹惋和同情的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