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本汉语字典里发现有个字头的释义是另一个字的讹字,不是很懂,有人说是错别字,那么为什么错别字也写在字典里啊,请诸位指

2个回答

  • 讹字是指传抄、书写过程中字形发生了讹变的字.

    汉字的讹变影响到语词,就产生了讹变的语词.这些语词人们长期使用,具有了固定的音、形、义,但仔细推究一下,却发现它不符合汉语构词的一般规律,不能由字义来推知词义的由来,如“行李”、“请假”、“逃之夭夭”等.这就是汉语语词的讹变现象.

    1、行李

    “李”字主要有两一是指一种果树,就是李子树,或是这种果树上长的果子,这是“李”字的本义;二是用作姓氏,这是后起的意义.它为什么又出现在“行李”一词中呢?“行李”的“李”与上述“李”的两种义项有什么联系呢?

    “行李”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一书中.《左传•僖公三十年》中有这样一句话:“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据此看来,这个词不会是“音译外来词”,也不可能是“同音假借”.

    唐代就有人注意到“李”字出现在“行李”一词中的不合理.唐人李涪在《刊误》一书中指出,这句话中的“行李”原写作“行使”,指的是“行人”(远征的军人)和“使者”.《左传•僖公三十年》中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不消灭郑国,留下它做秦国在东边的落脚点,那么,秦国的军队和使臣要到东边来,郑国就可以为之提供驻地和物资,这对秦君来说有利而无害.问题在于,“行使”为什么会变成“行李”呢?原来,“使”字在秦代统一文字以前写法不一,从地下出土的《左传》古简看,“使”字可写作“”(由山、人、子三个构件组成).后来有人在传抄《左传》的过程中,可能因为不了解“使”字的这种写法,把“”字误作“李”字,于是“行使”就变成了“行李”.后人以讹传讹,“行李”一词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2、请假

    “假”字有“伪(非真)”、“借”以及从“非真”之意引申而来的“假定”、“假设”之类的意思,也用于姓氏.用作以上各个意思时,“假”读上声.但还有用于“告假”、“放假”、“假期”等词中读作去声的“假”字,人们一直弄不清它的来历.

    实际上,这个“假”字为“暇”字之误.初唐诗人王勃的成名之作《滕王阁序》中有一句“十旬休暇,胜友如云”,其中“暇”字有的版本也作“假”.从五代和两宋时大量的唐文选本来看,“休暇”、“休假”两词在当时是同时存在,并行不悖的.一般认为它原是衙门中师爷的行业性“别字”,以后流传到民间.明代顾起元在《客座赘语》“辨讹”一节中就指出:“假,音贾,伪也,又借也.官衙借用作休暇之暇,音如嫁,曰告假、给假……”以前老百姓没有“告假”、“给假”这类问题.官府给某个官吏几天空暇时间,这叫“给暇”或“放暇”,官吏向上司要求休暇,这叫“告暇”.但衙门中的师爷常使用一些行业性“别字”,惯于把“暇”写作“假”,以后逐渐流传到民间,时间长了,人们习非成是,结果就没办法纠正了.

    3、目不识丁

    人们称文盲为“目不识丁”,是不是说连“丁”字都不识,可见其不通文字的程度呢?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因为“目不识丁”一词是“目不识个”的讹变.《唐书•张宏靖传》:“背挽两石弓,不如识一丁字.”宋人窦苹在《唐书音训》一书中,则说:“丁恐当作个”,也就是说,“不如识一丁字”中的“丁”,应当是“个”字之误.宋人吴曾《能改斋漫录》亦认为如此,说明《唐书》所说的确实应该是“目不识一个字”.后来由于印刷或抄写时的一时讹误,一般读者又不深究,故而流传为“不如识一个丁字”,后演变为“不识一丁”或“目不识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