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爱因斯坦1905年为了解释光电效应而提出的.
光的能量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就叫光量子,简称为光子.
用实验方法证实了光子的存在,第一个该是美国物理学家米立肯.
美国物理学家米立肯(R.A.Millikan l868—1953)在电子和光电效应的研究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曾花费十年时间去做光电效应实验.最初他不相信光量子理论,企图以实验来否定它,但实验的结果却同他最初的愿望相反.1915年他宣告,他的实验证实了爱因斯坦光电效应公式.他根据光量子理论给出了h值的测定,与普朗克辐射公式给出的h值符合得很好.1922—1923年间,康普敦(A.H.Compton l892—1962)研究了X射线经金属或石墨等物质散射后的光谱.根据古典电磁波理论,入射波长应与散射波长相等,而康普敦的实验却发现,除有波长不变的散射外,还有大于入射波长的散射存在,这种改变波长的散射称为康普敦效应.光的波动说无论如何也不能解释这种效应,而光量子假说却能成功地解释它.按照光量子理论,入射X射线是光子束,光子同散射体中的自由电子碰撞时,将把自己的一部分能量给了电子,由于散射后的光子能量减少了,从而使光子的频率减小,波长变大.因此,康普敦效应的发现,有力地证实了光量子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