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颗善良的种子 作文

1个回答

  •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颗种子,确切地说:都曾是一颗善良的种子,我们在大地母亲温暖的怀抱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大地母亲用她那甘醇的乳汁无怨无悔地哺育着我们,希望我们将来成为栋梁之才,能够结出累累的硕果,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未来也都充满希望,虽然每个人的希望都是美好的,可希望和结果却有着天壤之别,有的成绩卓著,硕果累累;而有的却碌碌无为,颗粒无收。同样的种子,同样的泥土,同样的梦想,同样的希望,为什么会产生如此之大的区别呢?

    我陷入了深深地困惑之中,正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爸爸在我的身后轻轻地说道:你把《三字经》前面几句话认真想想就明白了。《三字经》,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已经会背诵里面的许多句子了,但孩提时代的我,对句子的含义却不是很理解,今天经爸爸一提,那些“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等句子立即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出来,我认真地揣摩着其中的每一句,渐渐的我似乎悟出了他们的真实含义,“人之初,性本善”这不就是说我们曾经都是一颗颗稚嫩的善良的种子嘛,而“性相近,习相远”这不就是说虽然我们善良的本性是相近的,但我们后天的习性却相差甚远,虽然本性相同,但习性不同,所产生的结果也各不相同,看起来,“习性”对我们的成长太重要了。可习性是什么呢?又是怎么来的呢?无奈之下,我只好去请教爸爸,爸爸并没有马上解答我的问题,只是笑眯眯的问我:“孟子的母亲为什么要搬三次家呀?”爸爸这句问话使我恍然大悟,原来习性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在一些点点滴滴的小事上所形成的习惯,主要来源于我们的生活环境,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也就是孟母想给孟子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让孟子从小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性,以至于他那原来善良的本性不被污染,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爸爸对我的言传身教,在言传方面,爸爸经常对我讲这样一句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在身教方面,爸爸还真有点孟母的味道。记得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我和爸爸去买钢笔,回家以后却发现多了一支钢笔,原来我和爸爸每人都拿了一支钢笔、。当时,我不知道该怎么办,爸爸却很平静地对我说:“我们有两个办法,第一:我们去把这只钢笔的钱付清;第二:把钢笔还给店主。”最后我和爸爸顶着烈日把钢笔退还给了店主,像这样零星的“小事”,在爸爸和我身上还发生过许多次。每次我只是朦胧的感受到爸爸做的对,但不知道爸爸对这些“小事”为什么会如此的认真,时至今日,我终于读懂了爸爸的良苦用心,他是在培养我良好的习性,不让我心中那颗善良的种子由于不良的习性受到污染,他是在以实际行动来诠“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的真正内涵。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只有真正按照这两句话的要求去做,才能成为一颗真正善良的种子,将来必定结出丰硕的果实。

    昨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的家园变得非常纯洁,一尘不染。鱼儿在清澈见底的水中嬉戏,鸟儿在蔚蓝的天空中翱翔,我们变成了一颗颗善良的种子,在丰腴的泥土里悄悄地萌生……姓名:陈子琪

    班级:103班

    指导老师:兰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