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的热通过直接“发射”的方式身周围传递,这种传递的方式叫辐射.热辐射不需要依靠任何物体,它能穿过空气、玻璃等一些透明的物体.因为它不依靠任何物体,所以辐射即使在真空里也能穿行.
太阳是地球热量的主要来源.太阳的热是通过辐射的方式传到地球上来的,太阳距地球1.5亿千米,其中穿过2000千米~3000千米厚的大气层,其余都是真空,太阳热在向地球辐射过程中也损失了大量的热.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绝对温度零度以上,都以电磁波的形式时刻不停地向外传送热量,这种传送能量的方式称为辐射.物体通过辐射所放出的能量,称为辐射能,简称辐射.
辐射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是“对等的”.不论物体(气体)温度高低都向外辐射,甲物体可以向乙物体辐射,同时乙也可向甲辐射.这一点不同于传导,传导是单向进行的.
辐射能被体物吸收时发生热的效应,物体吸收的辐射能不同,所产生的温度也不同.因此,辐射是能量转换为热量的重要方式.辐射传热 (radiant heat transfer)依靠电磁波辐射实现热冷物体间热量传递的过程,是一种非接触式传热,在真空中也能进行.物体发出的电磁波,理论上是在整个波谱范围内分布,但在工业上所遇到的温度范围内,有实际意义的是波长位于0.38~1000μm之间的热辐射,而且大部分位于红外线(又称热射线)区段中0.76~20μm的范围内.所谓红外线加热,就是利用这一区段的热辐射.研究热辐射规律,对于炉内传热的合理设计十分重要,对于高温炉操作工的劳动保护也有积极意义.当某系统需要保温时,即使此系统的温度不高,辐射传热的影响也不能忽视.如保温瓶胆镀银,就是为了减少由辐射传热造成的热损失.热辐射的基本概念 任何物体在发出辐射能的同时,也不断吸收周围物体发来的辐射能.一物体辐射出的能量与吸收的能量之差,就是它传递出去的净能量.物体的辐射能力(即单位时间内单位表面向外辐射的能量),随温度的升高增加很快.一般说来,当一物体受到其他物体投来的辐射(能量为Q)时,其中被吸收转为热能的部分为QA,被反射的部分为QR,透过物体的部分为QD,显然这些部分与总能量之间有下式所示的关系:QA+QR+QD=Q如果把A=QA/Q称为吸收率,R=QR/Q称为反射率,D=QD/Q称为穿透率,则有:A+R+D=1
若物体的A=1,R=D=0,即到达该物体表面的热辐射的能量完全被吸收,此物体称为绝对黑体,简称黑体.若R=1,A=D=0,即到达该物体表面的热辐射的能量全部被反射;当这种反射是规则的,此物体称为镜体;如果是乱反射,则称为绝对白体.若D=1,A=R=0,即到达物体表面的热辐射的能量全部透过物体,此物体称为透热体.实际上没有绝对黑体和绝对白体,仅有些物体接近绝对黑体或绝对白体.例如:没有光泽的黑漆表面接近于黑体,其吸收率为0.97~0.98;磨光的铜表面接近于白体,其反射率可达0.97.影响固体表面的吸收和反射性质的,主要是表面状况和颜色,表面状况的影响往往比颜色更大.固体和液体一般是不透热的.热辐射的能量穿过固体或液体的表面后只经过很短的距离(一般小于1mm,穿过金属表面后只经过1μm),就被完全吸收.气体对热辐射能几乎没有反射能力,在一般温度下的单原子和对称双原子气体(如 Ar、He、H2、N2、O2等),可视为透热体,多原子气体(如CO2、H2O、SO2、NH3、CH4等)在特定波长范围内具有相当大的吸收能力.
辐射是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放散的.是以波动的形式传播能量.无线电波和光波都是电磁波.它们的传播速度很快,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波(3×1010厘米/秒)相同,在空气中稍慢一些.
电磁波是由不同波长的波组成的合成波.它的波长范围从10E-10微米(1微米=10E-4厘米)的宇宙线到波长达几公里的无线电波.Υ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超短波和长波无线电波都属于电磁波的范围.肉眼看得见的是电磁波中很短的一段,从0.4-0.76微米这部分称为可见光.可见光经三棱镜分光后,成为一条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的光带,这光带称为光谱.其中红光波长最长,紫光波长最短,其它各色光的波长则依次介于其间.波长长于红光的(>0.76微米)有红外线有无线电波;波长短于紫色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