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思路:(1)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必须是自发进行的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
(2)燃料电池中负极上燃料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3)①当电极为惰性电极时,阳极上溶液中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根据氯气的检验方法检验.
②当较活泼的金属作阳极时,阳极上金属电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③根据“电解出什么物质加入什么物质”的方法分析,根据电极反应式计算阳极上产生气体的体积;
(4)①电解硫酸钾溶液,阳极发生氧化反应,OH-被氧化生成O2;SO42-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阳极移动,钾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向阴极移动;
②OH-被氧化,阳极生成H+和O2,pH减小,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H2和OH-,pH增大;
③B口生成氧气,C生成氢气.
(1)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必须是自发进行的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
A.C(s)+H2O(g)═CO(g)+H2(g)△H>0,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不能设计成原电池,故错误;
B.Ba(OH)2•8H2O(s)+2NH4Cl(s)═BaCl2(aq)+2NH3•H2O( 1)+8H2O( 1)
△H>0,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且是吸热反应,所以不能设计成原电池,故错误;
C.CaC2(s)+2H2O( 1)═Ca(OH)2(s)+C2H2(g)△H<0,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不能设计成原电池,故错误;
D.CH4(g)+2O2(g)═CO2(g)+2H2O( 1)△H<0,该反应是自发进行的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能设计成原电池,故正确;
故答案为:D;放热、氧化还原;
(2)燃料电池中,负极上甲烷失电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电极反应式为:CH4-8e-+10OH-=CO32-+7H2O,
故答案为:CH4-8e-+10OH-=CO32-+7H2O;
(3)①当石墨作电极时,阳极Y上氯离子失电子生成氯气,氯气有氧化性能和碘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碘单质,淀粉遇碘变蓝色,所以检验氯气的方法是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靠近Y极支管口处,试纸变蓝,说明有氯气生成.
故答案为: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靠近Y极支管口处,试纸变蓝,说明有氯气生成.
②如果X是石墨,Y电极是铁,阳极上铁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阴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同时溶液中产生氢氧根离子,氢氧化根离子和亚铁离子反应;生成白色的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不稳定,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所以看到的现象是:白色固体迅速变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故答案为:白色固体迅速变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③若X和Y均为惰性电极,a为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电后,阴极上铜离子放电,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所以发生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CuSO4+2H2O
通电
.
2Cu+O2↑+2H2SO4,
Cu(OH)2从组成上可看成CuO•H2O,加入0.05 mol Cu(OH)2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根据原子守恒知,相当于阴极上析出0.05mol氢气和0.05mol铜,根据电解前后元素化合价计算需要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0.05mol×(2-0)+0.05mol×(1-0)×2=0.2mol,
故答案为:2CuSO4+2H2O
通电
.
2Cu+O2↑+2H2SO4; 0.2;
(4)①电解硫酸钾溶液,阳极发生氧化反应,OH-被氧化生成O2,电极方程式为,SO42-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阳极移动,钾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向阴极移动,由电荷守恒知钾离子数目大于硫酸根离子数目,
故答案为:4OH--4e-=2H2O+O2↑;<;
②OH-被氧化,阳极生成H+和O2,pH减小,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H2和OH-,pH增大,则pHb<a<c<d,故答案为:b<a<c<d;
③B口生成氧气,C生成氢气,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质量之比为32:4=8:1,
故答案为:8:1.
点评:
本题考点: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化学电源新型电池;电解原理.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解原理、原电池的设计、原电池原理等知识点,明确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再结合原电池正负极及电解池阴阳极上得失电子来分析解答,并会写其电极反应式,难点是(3)③,很多同学往往认为阴极上只析出铜而导致错误,为易错点,难度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