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0字 高三在众多老师的怂恿下,怀揣着各种熟悉感细致地读了费孝通的《乡土中国》,首先,孩提时代的乡土印象再次浮现:五线谱般的电线杆上鸟儿叽叽喳喳,清澈见底的小溪流里鱼儿欢蹦乱跳,绿油油的田野上牧童的短笛在轻声歌唱,一垛垛的稻草堆背后孩童们你藏我躲……可是,回首今朝的乡土概貌已不同往昔,禁不住泛起内心那股暖暖的乡
-
1200字 高三 记叙文无数的深夜,我在想着为你谱一曲我的赞歌。那是交响的幻想,那是幻想的交响。——题记我在白纸上祭了我的笔,想用它为我的乡土谱首曲子。也许韵味远不及斯美塔那的《沃尔塔瓦河》所表达的乡土的韵,但我想我的乡土是能够听出其中的味的。我曾设想走出我那贫瘠的故乡,去天山南北的牧场倾听那木卡姆的低吟,走科尔沁感受那长
-
1200字 初三 记叙文我打开门,满鼻子芹菜的气味。我无力地滑在椅子上,哀叹几声。饭桌上又有一盘芹菜炒蒜苗,冒着白气。厨房的小木桌上摆满了芹菜,桌下也摊着一排芹菜,我对着父亲抱怨道:“什么啊,怎么又吃芹菜啊?”“还不是你奶奶给我带的,这可是爷爷家的香芹,香着呢,多吃点!”午后的阳光炙热火辣,没有一丝风。两个老人戴着手工编织
-
1200字 六年级所谓“首尾呼应”,是说对文章开头叙述的事情,提出的间题及表达的感情,至文章结尾处都能有所交代、作出回答、与之呼应。这样,就能使开头和结尾成为与文章主脉有明显联系的两端,不仅给人以结构完整、严谨的感觉,而且还能取得概括全文、突出主题的效果。 这种呼应有形式上的,比如在文章的首尾部分都引用名言或诗句。以
-
1200字 议论文韧性,哪一种?怎么去描摹这个概念?巷口烤的焦糯的烫口年糕是韧的;打铁匠一挥一打砸的火光四溅的红熟铁器是韧的……与文明二字,尤于中华文明四字,那涌自天边来的滔滔江水,那浑浊澎湃的轰鸣,将是最好的诠释。中华文明时称“大河文明”,是凭一捧泽,一把沃土,一片庄稼。万物依傍在汹涌延绵的江水边,生活的气息声色一
-
1200字 高二 散文弱水三千,一瓢不解饮,徒生万种情思;洞庭一览,气蒸云梦泽,翻涌千般慨叹。一滴水,一道细浪,绕过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的血脉情结随之源远流长。一条浅浅的海峡,用它波澜不惊的纤纤素手温柔地勾勒出此岸与彼岸,两条纵深蜿蜒的海岸线,将中华五千年的血脉纵贯延伸。这是一条深沉的海峡,湮没了卫温船
-
1200字 初一 日记昨天,是学校的秋游,我和另外五人组成小组一起参观美丽的世纪公园和自然博物馆。我们在那里度过了美好的一天。在此,我想用笔将它记录下来。早晨,来到学校,我们排队走出校门,乘旅游车前往第一个地点,世纪公园,听说这是上海最大的富有自然特征的生态城市公园,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人与自然的融合,具有现代特色的
-
1200字 高二 叙事东北,海拔200米以下,松嫩平原。朔方的夜晚,十点,雪仍在下。天色不见黑,楼宇和车灯、路灯发出的光被雪映成淡红色,映射在天空中,黄昏似的。当雪下起时,城市会很静,像虔诚地接受洗礼,没了往日的喧闹。这雪,给整个城市都降了温。在这宁静之中,自然仿佛要向人类传达某种真意,让人沉醉于这雪的气氛,不能自拔。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