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作文段落(10篇)
  • 1200字以上 高三 散文
    在晚唐有两座令人瞩目诗山,一座是杜牧,另一座就是李商隐。杜牧还算比较幸运,做到中书舍人,李商隐则是不幸多了,一辈子都是做人家幕僚,一辈子都是涧底松。有两句哭李商隐诗是这样说的“虚怀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望江南认为这两句诗概括了李商隐一生恰当不过了。李商隐一生仕途不得意,但是他诗歌却异常得意,
  • 1200字以上 叙事
    李商隐生平简介家世出身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曾自称与唐朝的皇族同宗。但是没有官方的属籍文件证明此事,因而可以认为李商隐和唐朝皇室的这种血缘关系已经相当遥远了。李商隐数次在诗歌和文章中申明自己的皇族宗室身份,但这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实际的利益。李商隐的家世,有记载的可以追溯到他的高祖李涉。李涉曾担任
  • 1200字以上 高三
    一盏孤灯,一杯香茗,一盈浅笑,忆着李商隐那清泠的身影,莫名的惆怅,莫名的失落,莫名的心痛。初识李商隐时并不是了解他的任何事情,心中唯记得那句“青女素娥俱耐寒,月宫霜里斗婵娟”。没有浮华艳丽的词藻,没有盛唐广漠的气象,也没有深沉低郁的感情,有的只是淡雅平静,如义山一般清清泠泠的姿态。从此,便记住了你的
  • 1200字以上
    出自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赏析读李商隐的诗,只能是体会和品味。力求把握诗作的审美意象,并且调动读者自己类似的心理经验,才可能沟通,才得以交流,而其他的办法是无能为力的。譬如说,这首诗中崔雍、崔衮是何许人,家世如何,与诗
  • 1200字以上 五年级 叙事
    古代诗词是中国的国粹,当你读古诗时,会觉得沉浸在书香和文学的海洋中,仿佛脑海里有此情此景一般,这就是中国古诗所蕴藏的一种独特的古典与韵味,古诗很精练,浓缩了文学的极品达到了最高境界,表现出了诗人的才智和知识还有他的喜、怒、哀、乐,使人由衷的钦佩和赞叹。其中李白的《赠汪伦》、韦应物的《滁州西涧》、李商
  • 1200字以上 初三 散文
    远逝了往日的喧闹,不见了俊女靓男,“荷尽已无擎雨盖”的池塘,只剩下静静地沉寂。“接天莲叶无穷碧”早已成了“明日黄花”,荷塘里一片狼藉:残破黑黄的败叶慵懒的蜷缩在亮亮水面上,枯萎断折的荷茎倒插于静静的池水中,一两枝还没有完全凋零的残花,像被战火扯裂了的旗子,歪斜于枯茎败叶之中。曾经“早”立于荷“尖”的
  • 1200字以上 初三 读后感
    【篇一:唐诗三百首读后感】英国的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宋代的苏轼也曾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两位在文学领域具有重大成就的人都认为,读诗,可以提升人的智慧与情操。放眼我国五千年的历史,唐朝的诗歌发展最为昌盛,为后人留下了无数经典之作。读到了《唐诗三百首》,我初识的古诗是白居易的《
  • 1200字以上
    我国古代可是没有电话,所以只能靠书信来传达消息。今天就给大家具体分享一下有关古代书信传递的典故,希望读者喜欢。一、黄耳传书信鸽传书,大家都比较熟悉,因为现在还有信鸽协会,并常常举办长距离的信鸽飞行比赛。信鸽在长途飞行中不会迷路,源于它所特有的一种功能,即可以通过感受磁力与纬度来辨别方向。信鸽传书确切
  • 1200字以上 高三 散文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连续了十几天的秋老虎,在中秋节临近时突然没了威风,气温突然降下来,窗外也渐渐沥沥地飘起雨来。天色明净,凉风怡人,中秋的明月就在这浓浓的秋韵中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月明星稀好景致,便引诗情到碧霄。脑中突然闪现出宋代词人辛弃疾的《太常引》一词——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
  • 1200字以上 初二 散文
    初夏,刚刚下了一场透雨,在一个农家的院子里,地下的蝉从松软的泥土里钻出来,爬上了高高的大槐树,它用力脱去在地下时穿的那身黄色的外衣,当它那长吻变得坚硬,便马上刺入细嫩的树枝中,拼命地吮吸鲜美的汁液,一边吸一边拉长了声音高唱:“美啊,美啊,美啊——”这时一群蜜蜂正忙着采蜜,树上那些浓密的槐花早就谢了,
李商隐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