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作文段落(10篇)
  • 600字 小学 读后感
    今天,我去了梅兰芳蓄须这个故事,从中我得知了梅兰芳原来如此的爱国!故事是这样的:在抗日时期的时候,日本人要要求梅兰芳给他们演戏。因为,梅兰芳是四大名旦,演旦角演的非常的好。所以,日本人才让梅兰芳给他们演戏。我们都知道日本人非常的残酷,他们想要生么就去抢什么,不给的话就要打。如果梅兰芳不演的话,可是要
  • 600字 初中 读后感
    这几天,我读了《名人伴我成长》这本书,对其中的梅兰芳,印象很深。1894年,梅兰芳出生于北京京剧世家,从小就对京剧耳濡目染。可在梅兰芳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到15岁那一年,母亲就离他而去。在他8岁那年,跟着朱先生学戏,朱先生觉得他笨拙,不是个学戏的料,不愿教他。梅兰芳是个有志气,有毅力的好孩子。他心里
  • 600字 六年级 叙事
    今天,我在试卷上看到了一篇《梅兰芳蓄须》的故事,“蓄须”一词引起了我的兴趣,我读了下去,并觉得梅兰芳蓄须明志。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日寇侵略中国,命令梅兰芳大师为他们演旦角戏。可是,坚强不屈的梅兰芳大师并没有服从那些日本侵略者的话,而是留起了长胡须,拒绝演戏的故事。读了这篇文章,我深深的被梅兰芳大师的行
  • 600字 小学 读后感
    梅兰芳》观后感《梅兰芳》讲述的是一代京剧名师——梅兰芳传奇、悲情的一生。古时的演员身份是很低微的,不那么让人敬重所以他家人,并不想让他学唱戏。希望他做个平凡的人,但他生在这个梨园世家,从小对戏曲的耳濡目染让他还是喜欢唱戏。他是个凡事都认真、进取争取做到最好的人,所以他争取到了每一部戏都让自己唱到最
  • 600字 高二 写人
    梨园梅兰芳那才是一个真正追求艺术的时代,那个时代的人都爱听戏,不仅爱听还爱唱。戏一开锣,便是名角的出场,不管唱得如何,先混个眼熟,唱绝了座们给你喝个彩捧个场那你就红了,而且是大红大紫。唱不好你就只能是辞了梨园行,永远出不了头。京剧艺术发展到民国,那就是唐诗和宋词。也成了一个时代的文艺标志。唐有李白,
  • 600字 初二 写人
    那才是一个真正追求艺术的时代,那个时代的人都爱听戏,不仅爱听还爱唱。戏一开锣,便是名角的出场,不管唱得如何,先混个眼熟,唱绝了座们给你喝个彩捧个场那你就红了,而且是大红大紫。唱不好你就只能是辞了梨园行,永远出不了头。京剧艺术发展到民国,那就是唐诗和宋词。也成了一个时代的文艺标志。唐有李白,杜甫,白居
  • 600字 初三 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木笛》一文,被朱丹强烈的爱国情感深深地感动了。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个乐团在南京招考演员。考试要求苛刻,竞争激烈,朱丹过五关斩六将,终于闯入了终试。可是,因为考试那天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所以朱丹拒绝吹奏欢乐的曲目,放弃了这次宝贵的机会。事后,朱丹来到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前,吹
  • 600字 初一 散文
    当浮云遮住了望眼时,就如同追逐着鹿的猎人看不见脚底下的高山,我们会迷失于名为“功利”的云雾中不可自拔。然而,只有拨开层层迷雾,看清自己,我们才能作出不悔的选择。拨开浮云,吴敬梓坚守了骨气。纵然“囊无一钱守,腹作千雷鸣”,“近闻典衣尽,灶突无烟青”,吴敬梓依然是一门心思伏案写作,拒绝金钱仕途与黑暗的世
  • 600字 六年级 叙事
    天道酬勤是良训读《伟大的计划从今天开始》有感我们常常听到有人叹息自己天生笨拙,成不了大器。其实这些叹息是没必要的。常言道,勤能补拙,就是说天资差是可以用努力来补偿的。今天,我读了一个故事叫《伟大的计划从今天开始》,我慢慢的阅读。这个故事主要讲了梅兰芳年轻的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生着一双死鱼眼,灰暗
  • 600字 初三 议论文
    小草经过暴风雨的吹打后仍能欣欣向荣,是因为自立自强;河流经过山路十八弯后终汇入大海,是因为自立自强;鹰能在羽毛未丰满之时就翱翔于蓝天,是因为自立自强。自立自强,是成功的基石。梅兰芳曾去拜师学艺,但老师拒不收留,说他有一双死鱼般的双眼,不是学戏的料,但梅兰芳并没有放弃。每天,双眼随着池塘里的鱼儿游动,
梅兰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