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作文段落(10篇)
  • 700字 初三 散文
    佛言道:"回头是岸,善莫大焉。''岸是什么?有人说,岸是起点,有人说,岸是归宿,而我则认为岸是温暖的码头,一个海纳百川的码头。岸是成功的码头。也许你因挫折而失望过千百次,也许你会抱怨上天对你的不公,抱怨它为什么不给一条绳索让你好游到成功的码头。对岸的风景是那么美好,有人搏击着浪花前进到达了彼岸,有人
  • 650字 初三 说明文
    九眼桥,古名叫宏济桥,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年),由当时市政余一龙所见。系石栏杆、石桥面的大拱桥,长四丈,宽三丈,高三丈,桥下有九个洞,在清朝乾隆五十三年年)有总督李世杰修补时,改名为九眼桥。乾隆五十五年年)又加以重修。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前,九眼桥一带是热闹的水码头,要从水路出成都下重庆,都必须从这里搭
  • 750字 初三 记叙文
    九眼桥,古名叫宏济桥,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由当时市政余一龙所见。系石栏杆、石桥面的大拱桥,长四丈,宽三丈,高三丈,桥下有九个洞,在清朝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有总督李世杰修补时,改名为九眼桥。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又加以重修。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前,九眼桥一带是热闹的水码头,要从水
  • 700字 初三 说明文
    九眼桥,古名叫宏济桥,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年),由当时市政余一龙所见。系石栏杆、石桥面的大拱桥,长四丈,宽三丈,高三丈,桥下有九个洞,在清朝乾隆五十三年年)有总督李世杰修补时,改名为九眼桥。乾隆五十五年年)又加以重修。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前,九眼桥一带是热闹的水码头,要从水路出成都下重庆,都必须从这里搭
  • 800字 初三 散文
    ——我爱我的家乡我爱大海,爱礁石,爱家乡的一草一木……我更爱码头上演奏的乐章。我的家乡在龙安,那儿有淳朴的人们,那儿有宽广的胸怀,那儿有勤劳的双手,那儿有丰富的海产品……每天我都要到码头去跑步,呼吸着海风的气息。那咸中带一丝甘甜的味道是我的最爱。侧耳倾听:轮船的马达声,小贩的买卖声,人们的嬉戏声……
  • 650字 初三 记叙文
    这是我来厦门的第二天,今天的行程妈妈安排到鼓浪屿去游玩。一大早,我们一家三口出发了。因为我们住的酒店离码头很近,所以我们步行来到了码头,妈妈排队买船票。妈妈买的是15元/人来回的船票,可以沿鼓浪屿岛航行一圈观看岛上的风景,还能看到金门岛。船启动出发了,海风吹在脸上凉凉的舒服极了。爸爸租了望眼镜,我看
  • 200字 初三 状物
    听妈妈说,爸爸的鼾声非常有韵味。爸爸的鼾声不只是一时地“呼噜”,还有此起彼伏的变化,在妈妈的心目中,爸爸的鼾声就像乐器奏出的乐曲一样。每当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只听见一种细微的声音,从爸爸的鼻子里缓缓传出,慢慢地,声音粗犷起来,就像早晨码头边的摇橹声伴着厚实悠扬的号子,顷刻间,江南水乡码头上的一片
  • 650字 初二 叙事
    船上看海_坐轮船去看海作文600字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星期天,我和妈妈,爸爸再一次去了香港。我们在海港城玩了会儿,就准备坐船去中环。大概是在傍晚六点多,我们来到了尖沙嘴码头。我登上了船,选了个靠窗的位置——只为了看看心中的那片海。不一会儿,船开了,码头渐渐远去。我站在窗边,一阵海风吹来,让人心旷神怡。海
  • 900字 初一 说明文
    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那里住着一户幸福美满的一家子,里面住着三个儿子和他父亲。某一天,三个儿子长大了,父亲觉得他们可以自己生活了,就想给三个孩子一人买一件东西。他觉得,大儿子生性凶猛,会武功,是个天生当大将的料,所以买了一把大刀给他,希望他能扬名立望,二儿子呢,生性机智,喜欢耍小聪明,是个当军师的绝加
  • 600字 初一 叙事
    我的家乡——泸州,这里山清水秀,风光宜人,长江从我的家乡穿越而过,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座城市水运发达。的确,在五六十年前,运输主要仰仗水运,所以,长江码头热闹喧嚣,繁忙异常,煤炭,粮食主要依靠这条路伐,因此,泸州的大小码头是连接周边城市交通的重要枢纽,如果哪天长江码头航运罢工,那么周边城市的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