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作文段落(10篇)
  • 650字 初二
    柳永(987~1053),崇安(今福建崇安)人,原名三变,字耆卿。他是宋代开一代词风的大词人,官至屯田员外郎,世号柳屯田。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门写词的作家。他的词多取材都市生活,又大量创制慢词,受到下层劳动群众的喜爱,宋元时期流传最广。相传当时有“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之说。柳永出身官宦之家,父亲
  • 750字 初三 写人
    柳永(987~1053),崇安(今福建崇安)人,原名三变,字耆卿。他是宋代开一代词风的大词人,官至屯田员外郎,世号柳屯田。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门写词的作家。他的词多取材都市生活,又大量创制慢词,受到下层劳动群众的喜爱,宋元时期流传最广。相传当时有“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之说。柳永出身官宦之家,父亲
  • 700字 初二 散文
    唐诗有着激情勃发、日出般的壮美;宋词有着暖意绵绵、月升般的柔美。我常怀着无比崇尚的心情沿着迷人的通幽曲径步入这美好的神圣的殿堂。我不禁惊叹:如此瑰丽的天地,真乃两朝文人骚客为后世精心修筑的无可替代的文化宝库。相比唐诗,我更爱宋词;相比豪放,我更赏婉约;相比易安,我更醉柳永柳永,北宋前期最有成就的词
  • 800字 初三 散文
    刚看到柳永这个名字时脑子里一片空白。后来看到“杨柳岸晓风残月”时才反应过来,原来是北宋著名词人,《雨霖玲》的作者啊。刚开始看《雨霖玲》的时候,我有一种直觉,这个词人一定是一个重情重义,又怀才不遇,心中凄苦的读书人。他虽没有在仕途中一帆风顺,却因为诗词歌赋被后人记住,没有被历史遗忘。然而,这样看似歪打
  • 550字 初三 散文
    爱上他,并非一眼的事情,却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漫长。那是八岁吧,那时的我正处于最天真烂漫的时节。我酷爱着古装武侠中重情重义的大侠,总渴望着有一天自己也能一把剑走天涯。也就是在一部部武侠片中认识了他。他有情,才气也绝不输给任何一个人,美人为他倾倒,功名被他看淡。这样的他,着实让我着迷了好一阵子。多年后,
  • 1200字以上 初三 读后感
    柳永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并不大的人物。很多人不知道他,或者碰到过又很快忘了他。但是近年来这根柳丝却紧紧地系着我,倒不是为了他的名句“杨柳岸,晓风残月”,也不为那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只为他那人,他那身不由己的经历和那歪打正着的成就,以及由此揭示的做人成事的道理。柳永是福建北部崇安人,他没
  • 550字 初一 叙事
    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 1200字以上 初二 写人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玉瘦香浓,檀香雪散”,严冬未逝,暖春未至,人生角落的枝头上,一片新芽在悄悄绽放——又见枝头吐新绿。——题记步于原野,残冬尚未消逝的浓烈气息,使老树本就赤裸干枯、高耸纷繁的枝条更显高深莫测。凉凉微风袭来,掀落遍地黄叶,萧条此景下这一棵孤寂的树更显悲凉无助,枝条随风微颤,似
  • 900字 初二
    舞台上的那道追光,不会为哪一个人永远地亮下去。一个人,这一刻站在巅峰,享受荣耀与辉煌;下一刻有可能跌人谷底,承受黯淡与寂寞。——题记“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柳永真乃红尘深处的歌者,唱响盛世的繁华与人情
  • 900字 初三 散文
    那是一种透明的液体,它会从你的眼睛中滑落,在你悲伤时仰或快乐时。它渺小但寄托了太多的情感;它清澈但包含了太多的浑浊;它明亮但折射了太多的阴郁。它的名字叫泪。“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一首《诉衷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