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牛作文段落(10篇)
  • 250字 初一 日记
    今天和妈妈一起回农村老家看姥姥。回到村子里面,并没有看到姥姥人在哪里,妈妈找人问了问,原来姥姥去了她自己的田地里面。我和妈妈赶快跑到麦地里面,看见姥姥正在牵着一只牛耕地。跟姥姥打完了招呼之后,我表现出了对这只耕牛的极大的兴趣。姥姥仿佛是看出了我在想什么,问我是不是想要摸摸这只牛。我点了点头,小心翼翼
  • 450字 初一 说明文
    包公,真名叫包拯,字希仁。是北宋庐州合肥(现在的安徽省合肥市)人。他和范仲淹一样,一生做过许多官,小到县令大到枢密副使。不管是做什么官,他都认真处理政事,执法如山,铁面无私。所以在戏剧里,专门给他画了一个大黑脸。在众多故事中唯有历史记载的有关包拯断案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包拯在天长县任任知县时遇到的一件
  • 1200字 初二 散文
    在物质丰盈的年代,我突然间想起了故乡那一堆堆温软的稻草。想起稻草,自然就想到那些农人,想起农人就想起我的父辈,想起父辈就想起耕耘和劳作。对于黄橙橙的稻谷而言,稻草总是容易被人忽略,现在,这种耕牛的上等饲料,竟然弃之如敝屣,扔之不足惜!故乡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片的稻田就是农民一生的主战场,一代一代农人
  • 500字 初二 记叙文
    我的家乡——安徽省从古到今出过不少家喻户晓的名人,从古代的包公、朱元璋到现代的陶行知、胡锦涛主席等,但其中我最了解的就是包公。包公,真名叫包拯,字希仁。是北宋庐州合肥(现在的安徽省合肥市)人。他和范仲淹一样,一生做过许多官,小到县令大到枢密副使。不管是做什么官,他都认真处理政事,执法如山,铁面无私。
  • 600字 初一 记叙文
    耕牛是古代就开始提倡使用的耕田方法,南方和北方比较多的农村到现在仍然使用牛来耕田。镇上发展比乡村快,所以镇上多数不会采用此种方法来耕田。我家乡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北流县新荣镇大同村,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从我家乡一眼望去,看到的几乎都是高高的楼层所覆盖田野了。耕牛已经成为穷困人家才会使用的耕田方式,
  • 750字 初一
    家乡,这个字眼,无论对于谁来说,都是最最熟悉的。我,也不例外。家乡的风光,一直以来,被我所爱恋。家乡之美者,山。我的家乡在一个偏僻的山村之中。被群山环抱着的山村,选择更加神秘,幽静。这里的山险,翠。这儿的山,被树林绿草覆盖着,显得苍翠欲滴,生机勃勃。这些山一座座都拔地而起,连绵不断,有的如同一把凛冽
  • 7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那码得整整齐齐的一垛稻草被人遗忘了,堆在田埂上,像一只浇了水后丢在堤岸上的桶,收完了谷,那堆在田里的捆捆稻草就被人们拖回家去,垫栏或者喂牛,灶里的湿柴燃不着时,也会抽一把塞进去,然后轰的一声蹿出火苗------但是这一垛稻草却被人们遗忘在田埂上了,或许是一板车拖不下了,那板车上的稻草已经装得像一座山
  • 1000字 初一 散文
    在给大地换上淡绿色新装的春孕的早晨,我喜欢早早起床,到室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享受自然的馈赠,默默地翻阅四季的篇章,凝神于春孕的特写。山,是处子的肌肤。我看到它变换的过程,从黎明到旭日东升,由铁青、暗黄,到明亮兼有精气十足。山阴处的泥土还在沉睡中,山阳处的泥土已经蒸气腾腾,田野里似乎更加活跃,更加生
  • 1000字 初二 记叙文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大自然亘古不变的规律。如今,正是秋收时节,我不由得忆起童年时的秋忙时节。小时候,每到秋忙时节,我们学校都要放秋忙假,于是,小孩子都要帮助大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的农活。玉米棒儿成熟了,一个个玉米棒儿插在玉米秆腰间,外边的荚都黄枯了,紧紧包裹着里面的玉米粒儿。左手紧握着玉米秆,
  • 1000字 初三 写人
    汹涌的波涛拍打着江岸,老石匠皱了皱眉,江水混浊像含了冤屈。忽然,他看到了苏轼的名字,“怎么,苏学士也……”“说话注意点。“一旁打瞌睡的监工咕哝了一句,“也真是,你说这当官的换了一拨又一拨,怎么每次倒霉的都是这姓苏的呢?兴许是他家祖坟冲了那位神仙……”老石匠一斧一锤地刻着碑,他要把这碑刻得比任何时候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