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作文段落(10篇)
  • 700字 初一
    星期天,我和鸣威一起坐公共汽车由城市去一个小镇。虽然做了几年公车,但我对公车是一点好感也没有,然而我对公车还是有感情的——愤怒之情,坐公车其实蛮激励人的!让人有理想——一定要买辆桥车,不能开宝马,也要搞辆大众夏利!这感觉当被挤成肉饼时特别特别特别强烈。鸣威哥向我诉苦:物理太难了!我半开玩笑说:不会比
  • 1200字以上 初一 议论文
    梁启超曰:“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阐述了中国之责任在少年,而少年又怎得振兴中华呢,我只得说:“重在教育,”而又面对现在的中国教育,我不由得默叹一声。在应试教育的今天,学生考什么学什么,逐渐成了机械。这样的教育方式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样和好
  • 900字 初一 议论文
    曾在网上看到过一个这样的笑话:从前,有一个人,他握着他儿子的手说:“等中国教育制度改革了,一定要告诉我……”N年后,这人的儿子拉着这人的孙子说:“等中国的教育制度改革了,一定要告诉我和你爷爷世界末日时,一位老人对着大海说:“祖宗,子孙不肖,看不到中国的教育制度改革了……中国的教育,说来说去,不过是那
  • 900字 初一 议论文
    E度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曾在网上看到过一个这样的笑话:从前,有一个人,他握着他儿子的手说:“等中国教育制度改革了,一定要告诉我……”N年后,这人的儿子拉着这人的孙子说:“等中国的教育制度改革了,一定要告诉我和你爷爷……”……世界末日时,一位老人对着大海说:“祖宗,子孙不肖,看不到中国的教育制度改
  • 1200字以上 初一 记叙文
    有人问我,十六年对于人的一生有什么意义?我说,不知道,但我知道对于一个学生而言,无疑又是每天两点一线的重复。一直在想,等我走完了学习这段旅程,踏上了工作的道路,我会不会惦念这段时光,惦念一起度过岁月的老师同学?十六年,可以承载太多的美好与失落。总有人感慨学习到底有什么用,同是学生我也这样感慨过。为了
  • 450字 初一 议论文
    阳光穿透许久的阴霾,洒下星星点点温暖的光辉。即使是用盛夏炽热的温度,也不足以表达我内心的激动与血液的沸腾!因为我国小说家莫言获得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可喜可贺!然而,莫言的成功像那炫丽的光,照亮了中国文学前进方向的同时,也照见了我国教育的失败。他小学毕业,靠的是自学成才。我国已有五千年的历
  • 800字 初一 日记
    不知道为什么,偏爱于写日记,也许是喜欢这种随意自由的状态吧。连着一个学期我们都一直在考试,这也许就是初中的生活吧,月考、期中考、期末考,代表着一切。忙碌于各个考场间,身体还没来得及疲惫,心就已经疲惫了。其实单是考试罢了,就是动动笔头,动动脑而已,可心中的疲倦可比身体上的要大的多。我必须得承认,我也成
  • 600字 初一 日记
    考试在现代化的社会成了一种“要命”的事情,开车要考试,做运动员要考试,不用说我们这代学生了,整日都考试,尤其是期末复习这段时间试卷成堆,让人怎么也爬不出来。课程加多,学生们趴在桌子,黑眼圈这里一个那里一个,睡着睡着便睡着了,可逃不过老师的“魔爪”,老师拿着粉笔往睡着的学生头上一扔,只听到“哎呦”一声
  • 1200字以上 初一 议论文
    西方现代科学始于文艺复兴时代,而文艺复兴的主要任务和最大贡献都是美术。从表面看,美术是情感的产物,科学是理性的产物,互不相干。何以“这位暖和和的阿特(Art)女士,会养出一位冷冰冰的赛因士(Science)儿子”?究其原因,在于二者有共同的母亲,这就是“自然夫人”,即源自“观察自然”。以上是梁任公的
  • 800字 初一 叙事
    我经常在想一个问题:中国人最大的弱性是什么?我觉得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教育观念的误区,中国人对考试情有独钟,将应试考试看的太重,而将真正的能力看的太低;2、精神核心的不同一,我想这个可能是由于贫富差距的巨大悬殊引起的,这就暴漏出应试教育的巨大缺陷与害国害民的“潜质”。与日本人相比落差太大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