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0字 初二 应用文妈妈:您好!新年快到了,家家都忙着办年货,您也不例外,忙里忙外的做事,可我却有力帮不上。您知道我的心里在想什么吗?您看多少的家长带着孩子穿梭在商场、超市,有说有笑的共同购办年货,多少孩子他们自主选择年货,而爸爸妈妈笑呵呵的跟着付钱,我羡慕极了。妈妈虽然很疼爱我,样样事情您都辛苦地操办,为我买了大包大
-
1200字以上 初二“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推糜黍;二十六,去吊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守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这是童年里最快乐的歌谣之一,伴着它,那种盼望过年的愉悦心情过了一年又一年,一直唱到今天,只是孩提时代唱在嘴上,而现在则唱在心里。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
-
450字 初二 记叙文快过年了,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和妈妈一起买年货。街上的车如流水,路上的行人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匆匆忙忙地走着。超市门口已经挂上了一个个大红灯笼,贴上了对联。超市里面更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里面的货物也比平常丰富得多,最有特色的是建了一条年货街。年货街里充满年的味道,到处是中国红:红红的灯笼、金红的“福
-
650字 初二买年货要说过年准备期间,最让我记忆犹新的还是购买年货。那是腊月十五的上午,爸爸说要带我去买年货,我激动得一蹦三尺高,连忙说:“好啊,好啊。”于是我和爸爸来到了东信。我们先去买春联,看着那数不胜数的春联,我眼睛都要花了。我和爸爸左挑右选,终于找到了一副称心如意的对联,只见这副对联是红底金字,显得气势磅
-
500字 初二 日记快过年了,家里也逐渐热闹起来了,张灯结彩,贴春联,挂喜字,处处都充满了年的气息。今天我要和奶奶一起去购买些年货,像我这种宅女一般都是不出门的。可以听要购买年货,就打破了我宅女的规则,出门沾沾喜气。我便穿上我最爱的红大衣出发了。街上人来人往,货物琳琅满目。红的,黄的,绿的,吸引着来来往往的行人。我左看
-
550字 初二 日记快过年了,家里也逐渐热闹起来了,张灯结彩,贴春联,挂喜字,处处都充满了年的气息。今天我要和奶奶一起去购买些年货,像我这种宅女一般都是不出门的。可以听要购买年货,就打破了我宅女的规则,出门沾沾喜气。我便穿上我最爱的红大衣出发了。街上人来人往,货物琳琅满目。红的,黄的,绿的,吸引着来来往往的行人。我左看
-
900字 初二 叙事随着日历一天天被撕去,今天已是腊月二十七了。不由得高兴大叫起来:“要过年了!”不一会儿,伙伴们都来到我家。因为我们今天即将进行一场挑战――这可不是学武松那样用棍子去打老虎,而是用钞票去采购年货。我们分为男生、女生两组,只见老妈拿出两张清单,分别递给两组人员,我们接过钱和清单,立刻踏上购年货的路途上。
-
600字 初二阵阵鞭炮声唤醒了一枕的梦思,夜色如墨,唯有路灯一盏。我伫立在窗前,看鞭炮划过穹空,留下一道深浅不一的痕迹。乡路旁载种着些芦苇,瘦瘦的,尽是骨头。路人很少,只有偶许经过的汽车。天是黯淡的,裸露出灰白色,我的心情自然也不大快活。耳旁是鞭炮阵阵,空气中老有油乎乎的腻感,过年,真的只成了一种形式。我走进家门
-
650字 初二“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窗户上贴上了红窗花,微弱的阳光将窗花的影子倒映在地上;撕掉以前的对联,贴上新对联;买来许多年货,摆席上宴。我静坐在窗户边,听着窗外稀稀拉拉的鞭炮响声,我知道,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但现代的科技却代替了曾经的习俗,电子烟花代替传统烟花,群发祝福代替上门拜访,网络红包代替
-
1000字 初二 诗歌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任然保留着春节这一传统节日,可是它那火箭高速般的发展却让这中间的有些东西变了味道。红包“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这应该是每个中国人都熟知并常用于过年的一句话。红包起源于明清时候,是传统意义上的压岁钱,也是农历春节时长辈给小孩儿用红纸包裹的钱。起初,包的只是100块(约现在的1分,只能买颗